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需求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金融自由化的定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的由来——以美国金融自由化的历史进程为例分析 | 第13-14页 |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的利弊分析 | 第14-16页 |
第四节 金融自由化的监管难点——银行金融创新业务简述 | 第16-19页 |
第二章 香港银行监管机制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9-21页 |
一、香港政府的银行监管 | 第20-21页 |
二、香港银行公会的自律 | 第21页 |
第二节 香港《银行业条例》简析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银行监管当局——金管局的监管执法 | 第22-25页 |
第三章 英国银行监管机制 | 第25-30页 |
第一节 概述——英国金融监管改革历程回顾 | 第25-27页 |
一、07年金融危机前的英国监管改革 | 第25-26页 |
二、07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工党政府的监管改革 | 第26页 |
三、2010年英国新政府的监管改革 | 第26-27页 |
第二节 《2000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简述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银行监管当局——{FSA的监管执法 | 第28-30页 |
一、FSA特点及优势 | 第28页 |
二、FSA的目标及其采取的举措 | 第28-29页 |
三、FSA的主要缺陷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新加坡银行监管机制 | 第30-35页 |
第一节 监管机制概述 | 第30-32页 |
一、金管局的特点 | 第30-31页 |
二、金管局的监管理念 | 第31页 |
三、金管局监管之外的补充工作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银行法简述 | 第32-33页 |
第三节 金管局的监管执法 | 第33-35页 |
一、立法明确,标准详细 | 第33页 |
二、充分详尽的信息披露要求 | 第33-34页 |
三、严格的审计要求 | 第34页 |
四、权威的信用评级机制 | 第34页 |
五、谨慎性的监管原则和会计原则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对中国银行监管机制的启示 | 第35-49页 |
第一节 香港、英国和新加坡银行监管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建立机制健全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 第37-42页 |
一、信息公开 | 第38-39页 |
二、消费者保护 | 第39-40页 |
三、公司治理—风险内部控制 | 第40-41页 |
四、完善同业公会---加强行业自律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可持续监管理念 | 第42-44页 |
一、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 | 第42-43页 |
二、培养监管对象的自律文化 | 第43页 |
三、突出监管重点 | 第43-44页 |
四、监管机关应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 第44页 |
五、金融监管应突出稳定性和效率性的结合 | 第44页 |
第四节 监管体制的选择——机构监管向功能性监管的迈进 | 第44-46页 |
一、机构监管和功能性监管体制简述 | 第44-45页 |
二、监管体制的选择与建设 | 第45-46页 |
第五节 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的建设 | 第46-49页 |
一、增强监管机关的监管手段 | 第46-47页 |
二、立法透明化 | 第47-48页 |
三、执法透明化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