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10-12页 |
一、新世纪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变化迅速 | 第10-11页 |
二、内涵发展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一、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趋于一致 | 第14页 |
二、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实质的探讨比较活跃 | 第14-15页 |
三、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研究的视角不尽相同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国(境)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17-28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 | 第17-25页 |
一、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双元制学院 | 第17-20页 |
二、美国的社区学院 | 第20-21页 |
三、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第21-23页 |
四、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 | 第23页 |
五、日本的短期大学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新世纪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28-38页 |
第一节 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分析 | 第28-32页 |
一、扩大内需、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实施 | 第28-29页 |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第29页 |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第29-30页 |
四、应对金融危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 | 第30-31页 |
五、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经济需求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政策导向 | 第32-38页 |
一、以外延发展为主的政策导向 | 第32-33页 |
二、规模与质量统筹发展的政策导向 | 第33-35页 |
三、以质量发展为重心的政策导向 | 第35-38页 |
第四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 第38-59页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界定 | 第38-39页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演变进程 | 第39-44页 |
一、院校创建的外延发展阶段(1980年—1992年) | 第39页 |
二、结构调整的内涵发展阶段(1993年—1998年) | 第39-40页 |
三、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的发展阶段(1999年—2005年) | 第40-42页 |
四、质量作为战略重点的内涵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 第42-44页 |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44-59页 |
一、高职内涵发展须遵循事物质变量变统一发展规律 | 第44-54页 |
二、高职内涵发展要把握与其它教育的本质区别 | 第54-55页 |
三、高职内涵发展要充分发挥它的社会功能 | 第55-59页 |
第五章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59-73页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9-63页 |
一、对规模与效益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 | 第59-61页 |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不尽合理 | 第61-63页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路径 | 第63-73页 |
一、科学、灵活地设置专业 | 第63-67页 |
二、打造“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 第67-69页 |
三 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