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BMP-2为靶点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筛选及其上调剂04-5195A、NO.39、NO.3的体内外活性研究
目录 | 第1-7页 |
缩略语一览表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4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8-19页 |
·细胞株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页 |
·工具酶和引物 | 第19-20页 |
·试剂盒 | 第20页 |
·试剂 | 第20-23页 |
·抗生素 | 第20页 |
·细胞消化使用液 | 第20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 | 第20-21页 |
·蛋白质电泳缓冲液 | 第21页 |
·Western blot试剂与缓冲液 | 第21-22页 |
·RNA提取液 | 第22页 |
·有机溶剂 | 第22页 |
·流式细胞检测BMP-2试剂与缓冲液 | 第2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其他材料 | 第23-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42页 |
·细胞培养 | 第24-25页 |
·细胞的复苏 | 第24页 |
·细胞的传代 | 第24页 |
·细胞的冻存 | 第24-25页 |
·荧光素酶检测模型的建立 | 第25页 |
·pYJ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25-27页 |
·细胞瞬时转染 | 第27-28页 |
·荧光检测 | 第28页 |
·SDS-PAGE样品的制备 | 第28页 |
·菌液样品的制备 | 第28页 |
·蛋白质溶液样品的制备 | 第28页 |
·SDS-PAGE电泳 | 第28-29页 |
·Westernblot分析 | 第29-30页 |
·RT-PCR | 第30-32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0页 |
·引物的设计 | 第30-31页 |
·RT-PCR | 第31-32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BMP-2 | 第32-33页 |
·模型的应用 | 第33-34页 |
·跟踪活性 | 第33页 |
·合成化合物库的筛选 | 第33-34页 |
·04-5195发酵液的分离纯化 | 第34-35页 |
·发酵时间的确定 | 第34页 |
·发酵液初提 | 第34-35页 |
·发酵液的大规模提取分离 | 第35页 |
·04-5195A的鉴定和结构解析 | 第35-36页 |
·动物骨质疏松模型的构建 | 第36页 |
·动物给药 | 第36页 |
·不脱钙骨切片的制作及染色 | 第36页 |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测定 | 第36-37页 |
·骨小梁组织形态计量 | 第37页 |
·皮质内表面形态计量 | 第37页 |
·NO.39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37-39页 |
·对照品溶液配制 | 第37页 |
·色谱条件 | 第37-38页 |
·血浆样品采集 | 第38页 |
·血浆样品处理 | 第38页 |
·方法学评价 | 第38-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NO.39的组织分布研究 | 第39-42页 |
·对照品溶液配制 | 第39页 |
·色谱条件 | 第39页 |
·组织样品的制备 | 第39-40页 |
·方法学评价 | 第40-41页 |
·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 第41-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73页 |
·04-5195立瓶发酵时间的确定 | 第42页 |
·04-5195发酵液的分离提取 | 第42-44页 |
·分离纯化流程 | 第42-44页 |
·纯度分析 | 第44页 |
·04-5195A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解析 | 第44-46页 |
·理化性质 | 第44页 |
·结构解析 | 第44-46页 |
·04—5195A的体外活性分析 | 第46-50页 |
·04—5195A对BMP-2基因的作用 | 第46-48页 |
·04-5195A对BMP-2mRNA的调节 | 第48-49页 |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第49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 第49-50页 |
·NO.39的体外活性分析 | 第50-53页 |
·NO.39对BMP-2基因的作用 | 第50-52页 |
·NO.39对BMP-2mRNA的调节 | 第52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 第52-53页 |
·NO.3的体外活性分析 | 第53-55页 |
·NO.39及NO.3在动物体内的活性研究 | 第55-64页 |
·NO.39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 | 第64-68页 |
·方法学评价 | 第64-67页 |
·药物动力学 | 第67-68页 |
·NO.39的组织分布结果 | 第68-73页 |
·方法学评价 | 第68-71页 |
·组织分布 | 第71-73页 |
4 讨论 | 第73-79页 |
5 结论 | 第79-80页 |
6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7 综述 | 第83-103页 |
8 附图 | 第103-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