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0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 | 第16-20页 |
·非晶合金的结构特征 | 第16-18页 |
·大块非晶合金的热力学特性 | 第18页 |
·大块非晶合金的动力学特性 | 第18-20页 |
·合金元素添加对大块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20-24页 |
·Fe 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性能 | 第24-28页 |
·磁学性能 | 第24-25页 |
·力学性能 | 第25-27页 |
·耐蚀性能 | 第27-28页 |
·大块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材料制备及分析方法 | 第30-35页 |
·合金成分选择 | 第30页 |
·大块非晶样品的制备 | 第30-32页 |
·大块非晶样品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 第32-35页 |
·热分析 | 第32页 |
·X 射线和扫描电镜分析 | 第32-33页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3页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第3章 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35-54页 |
·引言 | 第35页 |
·元素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35-41页 |
·原子尺寸效应 | 第35-37页 |
·合金成分效应 | 第37-38页 |
·固溶效应和相竞争效应 | 第38-41页 |
·Y 元素添加对FeCrMoCB 合金系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41-46页 |
·Y 元素添加对结构特性的影响 | 第41-45页 |
·Y 元素添加对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Ni 元素添加对FeCoZrMoWB 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46-53页 |
·非晶性质的确定 | 第47-51页 |
·Fe_(58)Co_6Ni_4Zr_(10)Mo_5W_2B_(15) 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 | 第51页 |
·Fe_(58)Co_6Ni_4Zr_(10)Mo_5W_2B_(15) 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大块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判据 | 第54-76页 |
·引言 | 第54页 |
·玻璃形成能力判据 | 第54-63页 |
·CCT 理论判据 | 第55-56页 |
·拓扑学判据 | 第56-59页 |
·σ判据 | 第59-60页 |
·δ判据的理论推导 | 第60-63页 |
·新判据实验验证 | 第63-73页 |
·新判据在铁基和铜基大块非晶合金中的应用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高玻璃形成能力的Fe 基大块非晶合金 | 第76-99页 |
·引言 | 第76页 |
·Co 含量对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76-87页 |
·Co 含量对合金结构特征的影响 | 第76-82页 |
·Fe_(48-x)Co_xCr_(15)Mo_(14)C_(15)B_6Y_2 (x = 0,3,5,7,9)合金的热分析 | 第82-84页 |
·Fe_(41)C0_7Cr_(15)Mo_(14)C_(15)B_6Y_2 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 | 第84-87页 |
·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 大块非晶合金的临界冷却速率 | 第87-91页 |
·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 大块非晶合金的吉布斯自由能 | 第91-94页 |
·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 大块非晶合金的脆性指数 | 第94-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6章 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大块非晶合金的断裂行为 | 第99-116页 |
·引言 | 第99页 |
·弯曲实验的断口观察及断裂行为分析 | 第99-103页 |
·压痕实验 | 第103-107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103页 |
·维氏硬度压痕实验 | 第103-105页 |
·纳米压痕测试 | 第105-107页 |
·压缩实验 | 第107-114页 |
·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108-109页 |
·压缩断口形貌 | 第109-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个人简历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