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小公司效应”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2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0-18页 |
| ·有效市场假说 | 第10-11页 |
| ·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 | 第10页 |
| ·市场有效性的分类 | 第10-11页 |
| ·股市“异象” | 第11-12页 |
| ·“小公司效应”对市场有效假说的冲击 | 第12页 |
| ·有效市场假说支持者对股市“异象”的解释 | 第12-14页 |
| ·行为金融对股市“异象”的解释 | 第14-18页 |
| 3 “小公司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小公司效应”存在性的研究 | 第18-20页 |
| ·“小公司效应”存在原因的研究 | 第20-2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4 中国股市“小公司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25-37页 |
| ·数据与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25页 |
| ·分析指标的确定 | 第25-28页 |
| ·分组检验“小公司效应”的存在性 | 第28-32页 |
| ·十分组投资组合实证分析 | 第28-29页 |
| ·五分组投资组合实证分析 | 第29-32页 |
| ·分区间检验“小公司效应”的变化趋势 | 第32-33页 |
| ·检验“小公司效应”在不同月份的表现 | 第33-35页 |
| ·检验“小公司效应”在不同行业的表现 | 第35-37页 |
| ·Fama-MacBeth法 | 第35-36页 |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 5 中国股市“小公司效应”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37-45页 |
| ·“小公司效应”存在的主要原因 | 第37-42页 |
| ·流动性风险 | 第37-40页 |
| ·公司购并与“壳资源” | 第40页 |
| ·羊群行为 | 第40-42页 |
| ·制度性缺陷对“小公司效应”的影响 | 第42-45页 |
| ·股票发行制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 ·非流通股的存在 | 第43-45页 |
| 6 结论及建议 | 第45-49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 ·逐步实现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并轨 | 第46-47页 |
| ·提高投资者理性程度,培育理性投资者 | 第47页 |
|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 第47-48页 |
| ·还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2-62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2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