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轮机(蒸汽透平、汽轮机)论文--构造论文

布莱登汽封在300MW汽轮机上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汽轮机汽封及对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第10-13页
     ·传统汽封结构及存在问题第10-11页
     ·汽封系统第11-13页
   ·汽轮机汽封的研究及发展应用现状第13-17页
     ·研究应用新型汽封的意义第13-14页
     ·美国布莱登汽封及在国内的应用第14页
     ·莱德系列蜂窝汽封第14-16页
     ·王常春—接触式汽封及应用第16-17页
   ·本研究课题背景及主要工作第17-19页
     ·课题背景第17-18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2 传统汽封和新型布莱登汽封的结构及工作机理第19-31页
   ·传统汽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0-25页
     ·传统汽封的结构第20-23页
     ·汽封的工作原理第23-25页
   ·新型布莱登汽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5-31页
     ·布莱登汽封简介第25页
     ·布莱登汽封的原理第25-28页
     ·布莱登汽封运行的安全性第28-31页
3 大坝电厂汽轮机及汽封结构特性第31-35页
   ·大坝电厂4号汽轮机装置及热力特性第31-33页
     ·300MW汽轮机装置的原则性热力系统第31页
     ·3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第31-33页
     ·汽轮机热力特性第33页
   ·大坝电厂4号汽轮机汽封结构及热力特性第33-35页
     ·#4汽轮机汽封简介第33-34页
     ·汽封热力设计参数第34-35页
4 大坝电厂4号汽轮机汽封改造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第35-42页
   ·大坝电厂#4汽轮机汽封改造前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汽轮机润滑油油中带水现象日趋严重第35-36页
     ·启动中转子振动较大第36页
     ·高、中压缸内效率比设计值偏低,导致汽轮机热耗增加第36-38页
     ·汽封检修、更换工作量较大第38页
   ·汽封发生磨损的主要原因第38-42页
     ·传统汽封的固有结构,致使汽封间隙始终保持在最小间隙位置第38页
     ·汽缸变形,致使个别部位动静间隙减小,引起碰磨。第38-39页
     ·转子过临界转速振幅加大,造成转子与汽封瞬间摩擦,造成转子弯曲和汽封磨损第39-42页
5 进行布莱登汽封改造的安全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第42-48页
   ·布莱登汽封改造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第42-44页
     ·布莱登汽封的主动安全性第42页
     ·布莱登汽封的被动安全第42页
     ·减少轴封漏汽,消除机组运行安全隐患第42-43页
     ·抑制转子摆动振幅,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第43-44页
   ·布莱登汽封改造的经济可行性分析第44-48页
     ·改造后轴封漏汽减少量的计算第44-45页
     ·轴端汽封的蒸汽泄漏量计算第45页
     ·隔板汽封的蒸汽泄漏量计算第45-46页
     ·叶顶汽封的蒸汽泄漏量第46-48页
6 布莱登汽封改造的实施方案及施工工艺第48-53页
   ·布莱登汽封改造的准备工作第48页
   ·布莱登汽封改造的施工工艺第48-53页
     ·技术要求第50页
     ·施工工艺第50-53页
7 进行布莱登汽封改造的实施效果及应注意问题第53-60页
   ·汽封改造后的安全可靠性分析第53页
     ·机组在启动过程中振动情况明显改善第53页
     ·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汽轮机润滑油的油中带水现象大幅度减少第53页
   ·汽封改造后的经济效益计算分析第53-58页
     ·汽轮机热耗明显降低,机组运行经济性提高。第53-55页
     ·布莱登汽封的改造投资第55页
     ·布莱登汽封改造后的年收益计算第55-56页
     ·布莱登汽封改造后的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第56-58页
   ·改造后汽封运行应注意的问题第58-59页
     ·冷态启动差胀大第58-59页
     ·运行中关不住第59页
     ·运行中汽封闭合后,启、停机时打不开第59页
   ·对改造后可能出现问题的技术处理措施第59-60页
     ·适当缩小汽封完全打开时的最大设计间隙,减小完全关闭时的初始负荷值第59页
     ·合理设计汽封完全关闭时的最小间隙值第59页
     ·严格要求设计、加工、安装、弹簧质量第59-60页
8 结论及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独创性声明第64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PS/CDMA双模车载导航定位系统的软件设计
下一篇:建安骚体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