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法律地位之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我国被害人法律地位的历史考察 | 第7-14页 |
(一) 封建社会中被害人法律地位的概况 | 第7-10页 |
(二) 现代法律的规定 | 第10-14页 |
二、外国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法律地位的概况 | 第14-18页 |
(一) 被害人的起诉权 | 第14-15页 |
(二)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获得赔偿权利的保障 | 第15-16页 |
(三) 被害人的诉讼参与权及被害人影响陈述 | 第16-18页 |
三、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当事人制度评析 | 第18-23页 |
(一) 公诉案件的性质与被害人作为当事人并不矛盾 | 第18-20页 |
(二) 不享有上诉权不能否定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 | 第20页 |
(三) 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并不损害诉讼公正 | 第20-21页 |
(四) 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并不损害诉讼结构 | 第21页 |
(五) 立法特例并不能否定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 | 第21-22页 |
(六) 注重被害人的权利与其他权利的平衡 | 第22-23页 |
四、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重新定位 | 第23-34页 |
(一) 被害人与公诉人的关系 | 第23-24页 |
(二) 应赋予被害人的上诉权 | 第24-27页 |
(三) 完善我国被害人的法律援助权 | 第27-30页 |
(四) 建立被害人的补偿制度 | 第30-34页 |
五、结语 | 第34-3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