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前言第11-29页
 1.1 C_3和C_4植物的发现第11-13页
 1.2 品种间光合作用能力研究第13-16页
 1.3 光合作用与产量间的关系研究第16-20页
 1.4 关于C_3植物中C_4途径的研究进展第20-26页
 1.5 C_3植物的遗传改造第26-28页
 1.6 研究目的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39页
 2.1 不同品种间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第29-34页
 2.2 不同产量水平下大豆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第34页
 2.3 大豆中的C_4途径研究第34-38页
 2.4 统计分析方法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85页
 3.1 大豆品种间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第39-67页
  3.1.1 光合速率第39-47页
  3.1.2 比叶重(Specific leaf weight,简称SLW)第47-52页
  3.1.3 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第52-58页
  3.1.4 光合势第58-60页
  3.1.5 叶绿素含量第60-63页
  3.1.6 RuBPCase酶活性第63-66页
  3.1.7 品种间希尔(Hill)反应活性第66-67页
 3.2 不同产量水平下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第67-77页
  3.2.1 光合速率第67-70页
  3.2.2 叶面积及叶面积系数第70-71页
  3.2.3 比叶重第71-73页
  3.2.4 叶绿素含量第73-74页
  3.2.5 RuBPCase酶活性第74-77页
 3.3 大豆中的C_4酶研究第77-85页
  3.3.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活性第77-80页
  3.3.2 苹果酸酶(NADP—ME)第80-82页
  3.3.3 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第82-83页
  3.3.4 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第83-85页
4 讨论第85-93页
 4.1 关于光合速率第85-89页
 4.2 关于光合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第89-90页
 4.3 关于叶片厚度和叶绿素含量第90-91页
 4.4 关于光合势第91页
 4.5 关于品种间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第91页
 4.6 RuBPCase酶活性第91-92页
 4.7 关于Hill反应活力第92页
 4.8 关于高产水平下的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第92页
 4.9 关于大豆中C_4途径第92-93页
5 结论第93-95页
 5.1 不同年代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第93页
 5.2 不同进化水平大豆的研究第93页
 5.3 当代推广品种(系)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关系第93-94页
 5.4 不同产量水平下大豆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第94页
 5.5 C_4途径酶研究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7页
附录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在读期间取得的主要业绩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营养中的胆碱及其效用评价
下一篇:外源酚酸对黄瓜自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