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 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分析 | 第10-18页 |
(一)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支持 | 第10-12页 |
(二)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程度的实践分析 | 第12-18页 |
1、 山东省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 | 第12-17页 |
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实 | 第17-18页 |
二、 山东省不同区域间经济差异分析 | 第18-43页 |
(一) 山东省东西地带间经济差异分析 | 第18-33页 |
1、 东西地带间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 | 第18-23页 |
2、 东西地带间的差异变动及趋势预测分析 | 第23-29页 |
3、 东西地带间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主导因素分析 | 第29-33页 |
(二) 山东省城乡间经济差异分析 | 第33-43页 |
1、 城乡差异的现状特点分析 | 第33-35页 |
2、 城乡之间经济差异变动及趋势预测 | 第35-41页 |
3、 城乡之间经济差异产生的主导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三、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一) 有利影响 | 第43-44页 |
1、 在差异中求发展 | 第43页 |
2、 在发展中求交流和合作 | 第43-44页 |
(二) 不利影响 | 第44-46页 |
1、 有悖于公平原则 | 第44页 |
2、 加剧了区域间竞争 | 第44-45页 |
3、 削弱了资源配置的空间合理性 | 第45页 |
4、 降低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 第45页 |
5、 影响社会稳定 | 第45-46页 |
四、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预警分析 | 第46-49页 |
(一) 差异变动的预警分析 | 第46-48页 |
(二) 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选择 | 第48-49页 |
五、 缩小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对策 | 第49-58页 |
(一)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 第49-51页 |
1、 探索西部地区新的发展模式 | 第50页 |
2、 坚持规划和目标分期推进的方式 | 第50-51页 |
3、 确定西部地带“造血”机制和功能 | 第51页 |
(二) 实施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 | 第51-55页 |
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51页 |
2、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 第51-52页 |
3、 结构调整战略 | 第52-54页 |
4、 对外开放战略 | 第54页 |
5、 建设基础设施和小城镇战略 | 第54-55页 |
(三) 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政策 | 第55-58页 |
1、 区域发展支持政策 | 第55页 |
2、 区域发展政策法制化 | 第55-56页 |
3、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 第56-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