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岩体中隧道注浆加固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注浆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国内外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内外注浆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外注浆技术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国内外注浆技术工程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本文采用的措施和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裂隙岩体渗透注浆理论研究 | 第21-39页 |
·裂隙岩体注浆扩散理论研究简述 | 第21-26页 |
·牛顿流体渗透注浆理论研究 | 第26-30页 |
·柱面扩散理论 | 第26-27页 |
·球形扩散理论 | 第27-30页 |
·袖阀管法理论 | 第30页 |
·裂隙岩体渗透注浆流体模型 | 第30-35页 |
·建立渗透注浆流体模型 | 第30-32页 |
·浆液流量Q和注浆压力P求解 | 第32-34页 |
·注浆扩散的渗透系数K的推导 | 第34-35页 |
·多孔同时注浆的相互影响 | 第35-38页 |
·最优注浆孔位的布置 | 第35-36页 |
·多孔同时注浆的相互影响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岩土体劈裂注浆机理分析 | 第39-60页 |
·浆液流变特性研究 | 第39-43页 |
·浆液流变性及分类 | 第39-41页 |
·粘性流体 | 第41页 |
·塑性流体 | 第41-42页 |
·粘塑性流体 | 第42页 |
·粘时变流体 | 第42-43页 |
·各种类型的流体注浆扩散机理研究 | 第43-48页 |
·幂律流体在岩土体中的扩散机理研究 | 第43-45页 |
·宾汉流体在岩土体中的扩散机理研究 | 第45-46页 |
·粘时变流体在岩土体中的扩散机理研究 | 第46-48页 |
·致密土体劈裂注浆力学机理分析 | 第48-53页 |
·基本假设 | 第49-50页 |
·浆液压缩土体的弹性区解析解 | 第50页 |
·浆液压缩土体的塑性区解析解 | 第50-52页 |
·塑性区半径和最终注浆压力 | 第52页 |
·致密土体劈裂注浆对沉降变形的影响 | 第52-53页 |
·裂隙岩体劈裂注浆能量耗散分析 | 第53-59页 |
·水力劈裂的控制方程 | 第54-57页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7-58页 |
·试验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劈裂注浆机理模型实验研究 | 第60-98页 |
·实验目的 | 第60页 |
·实验设计 | 第60-66页 |
·实验流程 | 第60-61页 |
·实验模型及设备 | 第61-64页 |
·实验步骤 | 第64-66页 |
·注浆实验参数设计 | 第66-70页 |
·注浆压力选择 | 第66-68页 |
·浆液扩散半径的确定 | 第68-69页 |
·注浆孔布置形式 | 第69页 |
·单孔注浆量 | 第69-70页 |
·浆液流量选择 | 第70页 |
·注浆实验结束标准 | 第70页 |
·浆液配比 | 第70页 |
·物理力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84页 |
·注浆前填料的物理力学实验 | 第70-74页 |
·注浆后填料的物理力学实验 | 第74-78页 |
·填料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质变化实验分析 | 第78-79页 |
·承载力特性测试 | 第79-84页 |
·劈裂注浆机理分析 | 第84-91页 |
·注浆压力随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 第84-86页 |
·水泥注入量分析 | 第86-87页 |
·注浆过程的力学机理分析 | 第87-88页 |
·水泥浆液在岩土体裂缝中的扩散机理分析 | 第88-90页 |
·注浆过程中挤密回弹机理分析 | 第90-91页 |
·浆液加固土体效果研究 | 第91-96页 |
·浆脉扩散规律研究 | 第91-95页 |
·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 第95页 |
·浆液扩散范围与注浆时间的关系 | 第95页 |
·注浆压力与扩散半径的关系 | 第95-96页 |
·扩散半径与渗透系数的关系 | 第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 注浆量验收与注浆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 第98-111页 |
·注浆量验收控制理论 | 第98-99页 |
·注浆量验收控制方法 | 第99-100页 |
·浅层注浆量的确定方法 | 第99页 |
·深层注浆量的确定方法 | 第99-100页 |
·实时监控注浆量的确定方法 | 第100页 |
·注浆量控制标准的适用范围 | 第100页 |
·注浆质量检测概述 | 第100-101页 |
·注浆体完整性检测 | 第100-101页 |
·注浆体连续性检测 | 第101页 |
·注浆体坚固性检测 | 第101页 |
·注浆质量检测研究 | 第101-108页 |
·浆液充填的直观观测 | 第102-103页 |
·地质雷达检测方法 | 第103-104页 |
·注浆效果检测分析 | 第104-108页 |
·地表注浆质量检测标准 | 第108-110页 |
·注浆区域的判定 | 第109页 |
·岩土体完整性检测 | 第109页 |
·岩土体坚固性检测 | 第109页 |
·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第109-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六章 隧道注浆加固工程应用 | 第111-121页 |
·楠木溪隧道花垣端洞口破碎岩体注浆处治技术 | 第111-114页 |
·工程概况 | 第111页 |
·原设计方案 | 第111-112页 |
·注浆处治方案 | 第112-114页 |
·青坪隧道洞口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技术 | 第114-118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14-115页 |
·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 | 第115-116页 |
·隧道注浆加固处治措施 | 第116-118页 |
·刘家裕隧道岩溶注浆加固处治措施 | 第118-120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18页 |
·岩溶发育特征 | 第118-119页 |
·注浆加固措施 | 第119-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21-123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4-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