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 第16-18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 第18-21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 第21-25页 |
第3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理论探究 | 第25-32页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 | 第25-27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意识匮乏 | 第25页 |
·传承人老龄化,后继无人现象突出 | 第25-26页 |
·开发模式单一,规划开发未进行整合 | 第26页 |
·保护与开发的运作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的运作机制 | 第26-27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内涵 | 第27-28页 |
·产业化与适度产业化 | 第27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适度产业化 | 第27-28页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发展条件 | 第28-32页 |
·产业能力 | 第28-29页 |
·产业效益 | 第29页 |
·文化传承 | 第29-31页 |
·社区参与 | 第31-32页 |
第4章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43页 |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评价模型 | 第33-43页 |
·指标体系确定 | 第34-36页 |
·数据整合分析 | 第36-43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新宾永陵满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 第43-54页 |
·项目简介 | 第43页 |
·产业化发展因素及开发模式 | 第43-45页 |
·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景观,文化特色鲜明 | 第43-44页 |
·地理位置优越,客源丰富 | 第44页 |
·产业发展拥有一定基础 | 第44-45页 |
·新宾永陵满族民族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评价 | 第45-52页 |
·研究设计与组织实施 | 第45-46页 |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46-50页 |
·研究结果 | 第50-52页 |
·研究启示 | 第52-54页 |
第6章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产业化的管理对策 | 第54-59页 |
·增强产业化发展能力 | 第54-55页 |
·努力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 第55-56页 |
·确保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 | 第56-57页 |
·最大限度的促进社区参与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A 因素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 第63-68页 |
附录B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