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干扰评估及定位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GSM-R技术 | 第10-12页 |
| ·产生背景及其发展 | 第10页 |
| ·GSM-R系统的优点 | 第10-11页 |
| ·GSM-R系统的功能 | 第11-12页 |
| ·GSM-R干扰评估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15-16页 |
| 2 电波传播理论及GSM-R路径损耗曲线仿真 | 第16-32页 |
| ·概述 | 第16页 |
| ·大尺度路径损耗特性 | 第16-20页 |
| ·直射波损耗 | 第16-18页 |
| ·反射波损耗 | 第18页 |
| ·绕射波损耗 | 第18-19页 |
| ·散射波损耗 | 第19-20页 |
| ·瑞利判断准则 | 第19-20页 |
| ·散射系数ρs的计算 | 第20页 |
| ·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 | 第20页 |
| ·小尺度衰落特性 | 第20-22页 |
| ·小尺度衰落的形成 | 第20-22页 |
| ·小尺度衰落的影响因素 | 第22页 |
| ·电波传播模型及路径损耗曲线仿真结果 | 第22-32页 |
|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22-24页 |
| ·Okumura-hata模型 | 第24-25页 |
| ·路径损耗MATLAB仿真结果 | 第25-32页 |
| 3 电磁干扰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 第32-40页 |
| ·干扰信号的接收模型 | 第32-33页 |
| ·干扰源的分类 | 第33-40页 |
| ·同频干扰 | 第33-35页 |
| ·同频干扰的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 ·同频干扰的产生原因 | 第34-35页 |
| ·同频干扰的危害 | 第35页 |
| ·邻频干扰 | 第35-38页 |
| ·互调干扰 | 第38页 |
| ·其它外部干扰 | 第38-40页 |
| 4 干扰测试方法分类及参数选取 | 第40-48页 |
| ·干扰评估与场强覆盖测试的异同点 | 第40页 |
| ·干扰评估测试方法的分类 | 第40-41页 |
| ·测试地点选取的原则 | 第41页 |
| ·干扰评估测试的流程 | 第41-44页 |
| ·静态测试方案 | 第44-45页 |
| ·动态测试抽样间隔的选取 | 第45-48页 |
| ·采样间隔在干扰评估测试中的重要性 | 第45页 |
| ·Lee采样间隔 | 第45-48页 |
| 5 干扰源定位 | 第48-56页 |
| ·干扰源定位数学模型及原理 | 第48-50页 |
| ·MATLAB编程及仿真结果 | 第50-54页 |
| ·中小城市市区MATLAB编程思路和仿真结果 | 第50页 |
| ·中小城市郊区MATLAB编程思路和仿真结果 | 第50-51页 |
| ·中小城市开放环境MATLAB编程思路和仿真结果 | 第51-52页 |
| ·大城市市区MATLAB编程思路和仿真结果 | 第52-53页 |
| ·大城市郊区MATLAB编程思路和仿真结果 | 第53-54页 |
| ·大城市开放环境MATLAB编程思路和仿真结果 | 第54页 |
| ·干扰源定位MATLAB仿真结论 | 第54-56页 |
| 6 结论 | 第56-58页 |
| ·全文总结 | 第56页 |
| ·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 作者简历 | 第59-6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