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女性膳食能量参考摄入量的研究及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初探
| 英文缩略词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前言 | 第13-19页 |
| 第一部分 中国北方青年女性能量需要量的研究 | 第19-57页 |
| 1 对象 | 第19-20页 |
| ·研究对象的遴选 | 第19页 |
| ·研究对象的管理 | 第19-20页 |
| ·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 第20页 |
| 2 方法 | 第20-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 ·体质测量 | 第21页 |
| ·体格测量 | 第21页 |
| ·体成分测量 | 第21页 |
| ·标准食谱的设计 | 第21-22页 |
| ·制定原则 | 第21-22页 |
| ·营养素分配 | 第22页 |
| ·食谱的应用 | 第22页 |
| ·体力活动水平的监测 | 第22-23页 |
| ·能量代谢的测定 | 第23-31页 |
| ·气体代谢法 | 第23-24页 |
| ·能量平衡观察法 | 第24-25页 |
| ·运动传感器法 | 第25-26页 |
| ·生活观察法 | 第26页 |
| ·双标水法 | 第26-31页 |
| ·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 第31页 |
| 3 结果 | 第31-48页 |
| ·受试者基本情况 | 第31-33页 |
|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 ·受试者体检结果 | 第32-33页 |
| ·实验期间受试者体重及体成分变化情况 | 第33-37页 |
| ·实验期间受试者体重变化情况 | 第33-35页 |
| ·实验期间受试者体成分变化情况 | 第35-37页 |
| ·气体代谢法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 ·基础代谢测定结果 | 第37-38页 |
| ·基础代谢测定值与公式预测值的比较 | 第38页 |
| ·总能量消耗的估计 | 第38页 |
| ·能量平衡观察法测定结果 | 第38-41页 |
| ·膳食营养素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 ·膳食能量摄入水平及总能量消耗 | 第39-40页 |
| ·实验膳食与2002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比较 | 第40-41页 |
| ·运动传感器法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 ·生活观察法测定结果 | 第42-43页 |
| ·生活观察法24h能量消耗 | 第42-43页 |
| ·活动水平分级 | 第43页 |
| ·双标水法测定结果 | 第43-47页 |
| ·样本6值变化趋势 | 第43-44页 |
| ·同位素消除曲线 | 第44-45页 |
| ·总能量消耗测定结果 | 第45-46页 |
| ·质控结果 | 第46-47页 |
| ·结果比较 | 第47-48页 |
| 4 讨论 | 第48-56页 |
| ·膳食能量参考摄入量 | 第48-51页 |
| ·几种能量消耗测定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 第51-56页 |
| ·双标水法 | 第51-53页 |
| ·能量平衡观察法 | 第53页 |
| ·运动传感器法 | 第53-54页 |
| ·生活观察法 | 第54页 |
| ·气体代谢法 | 第54-56页 |
| ·方法选择 | 第56页 |
| 5 结论 | 第56-57页 |
| 第二部分 K4B~2心肺功能测定仪测定效度评价 | 第57-73页 |
| 1 对象 | 第57-58页 |
| ·研究对象的遴选 | 第57页 |
| ·研究对象的管理 | 第57页 |
| ·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 第57-58页 |
| 2 方法 | 第58-66页 |
| ·实验设计 | 第58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8页 |
| ·仪器的使用及校准 | 第58-64页 |
| ·多氏袋 | 第58-61页 |
| ·K4b~2测定仪 | 第61-63页 |
| ·MedGraphics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 第63-64页 |
| ·比对测试 | 第64-66页 |
| ·体格测量 | 第64页 |
| ·静息状态下能量消耗的比对测试 | 第64-65页 |
| ·中等强度运动状态下能量消耗的比对测试 | 第65页 |
| ·高强度运动状态下能量消耗的比对测试 | 第65-66页 |
| ·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 第66页 |
| 3 结果 | 第66-69页 |
|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 第66-67页 |
| ·气体代谢测定结果 | 第67-68页 |
| ·能量消耗测定值的差异性描述 | 第68页 |
| ·能量消耗测定值的相关性描述 | 第68-69页 |
| 4 讨论 | 第69-72页 |
| 5 结论 | 第72-73页 |
| 第三部分 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测定 | 第73-87页 |
| 1 对象 | 第73-74页 |
| ·研究对象的遴选 | 第73-74页 |
| ·研究对象的管理 | 第74页 |
| ·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 第74页 |
| 2 方法 | 第74-78页 |
| ·实验设计 | 第74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74页 |
| ·体格测量 | 第74-75页 |
| ·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测定 | 第75-77页 |
| ·静息代谢能量消耗的测定 | 第75页 |
| ·跑台机和功率自行车能量消耗的测定 | 第75-76页 |
| ·上下楼梯能量消耗的测定 | 第76页 |
| ·走路、跑步能量消耗的测定 | 第76-77页 |
| ·骑自行车能量消耗的测定 | 第77页 |
| ·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 第77-78页 |
| 3 结果 | 第78-81页 |
| ·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 第78页 |
| ·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测定结果 | 第78-80页 |
| ·日常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 | 第80-81页 |
| 4 讨论 | 第81-86页 |
| 5 结论 | 第86-87页 |
| 全文小结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个人简历 | 第97-98页 |
| 综述 | 第98-110页 |
| 附录 | 第110-113页 |
| 现场照片 | 第113-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