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的现状考察 | 第9-12页 |
第一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规范对象的界定 | 第9-10页 |
第二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的演进 | 第10-12页 |
一、2004年前的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构成 | 第10-11页 |
二、2004年后的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构成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法律制度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法律中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规定 | 第12-13页 |
一、《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的规定 | 第12页 |
二、《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七部委对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规定 | 第13页 |
第三节 司法解释对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规定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各地区对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规定 | 第14-18页 |
一、上海市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规定 | 第14-16页 |
二、北京市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规定 | 第16-17页 |
三、其他地区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规定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行为的法理分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18-20页 |
一、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行为法律性质的争论 | 第18页 |
二、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法律体系分析 | 第20-21页 |
一、《合同法》与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之间的矛盾 | 第20页 |
二、地方政府规章中的矛盾 | 第20页 |
三、理论与实际的矛盾 | 第20-21页 |
第三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正当性分析 | 第21-26页 |
一、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合同效力的争论 | 第21页 |
二、关于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存废的争论 | 第21-22页 |
三、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行为的合法性 | 第22-23页 |
四、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行为的合理性 | 第23-26页 |
第四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要件分析 | 第26-28页 |
一、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标的物是正在建设中的且尚未竣工的商品房 | 第26页 |
二、原商品房预售合同必须合法有效 | 第26页 |
三、原预售合同没有禁止转让的约定 | 第26页 |
四、签订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合同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司法案例考察 | 第28-34页 |
第一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变相操作方式 | 第28-33页 |
第二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条件 | 第33-34页 |
一、原预售合同中没有禁止转让约定 | 第33页 |
二、原商品房预售合同必须合法有效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思考 | 第34-39页 |
第一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宏观立法体例的完善 | 第34-36页 |
一、保证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相关法律体系的一致性 | 第34-35页 |
二、完善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市场的各项制度 | 第35-36页 |
第二节 预售商品房再转让制度微观措施的改进 | 第36-39页 |
一、制定配套措施抑制商品房市场的过度投机 | 第36页 |
二、建立预售商品房再转让的预告登记制度 | 第36-38页 |
三、加强政府对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行为的监管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