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2章 “好课”的概念 | 第12-18页 |
| ·专家眼中的好课观 | 第12-14页 |
| ·教师眼中的好课观 | 第14-15页 |
| ·学生眼中的好课观 | 第15-18页 |
| 第3章 “好课”标准的发展与演进 | 第18-26页 |
| ·建国初到文革前好课标准的演进(1949年-1966年) | 第18-20页 |
| ·新时期以来好课标准的演进(1966年-21世纪末) | 第20-22页 |
| ·新课改背景下好课标准的特点及表现(21世纪) | 第22-26页 |
| 第4章 新课程背景下“好课”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第26-40页 |
| ·“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 | 第26-30页 |
|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 第30-35页 |
|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 | 第35-40页 |
| 第5章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课策略研究 | 第40-58页 |
| ·新课程背景下“好课”的特征 | 第40-42页 |
| ·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 第42-44页 |
| ·新课程背景下上好课的有效策略 | 第44-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个人简历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