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1-13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4-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框架第17-19页
第2章 供应链管理与委托代理理论概述第19-29页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第19-21页
     ·供应链概念第19-20页
     ·供应链管理概念第20-21页
   ·供应链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1-27页
     ·基于博弈论角度分析第22-24页
     ·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第24-26页
     ·基于企业资源角度的分析第26-27页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第27-29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第27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第27-29页
第3章 供应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第29-34页
   ·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分类第29-30页
   ·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0-32页
     ·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第30-31页
     ·管理方式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第31页
     ·外包业务的发展第31-32页
   ·供应链企业合作委托代理问题的特点第32-34页
     ·供应链的企业间是一种“非零和博弈”的关系第32页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是多阶段的、长期的第32-33页
     ·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供应链中委托代理代理问题的基本特点第33页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第33-34页
第4章 逆向选择问题第34-45页
   ·供应链企业合作中逆向选择问题概述第34-35页
     ·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4页
     ·逆向选择问题的危害第34-35页
     ·逆向选择问题的防范措施第35页
   ·一个两阶段供应链的逆向选择问题分析第35-43页
     ·信号传递模型第36-40页
     ·信息甄别模型第40-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道德风险问题第45-53页
   ·供应链企业合作中道德风险问题概述第45-46页
     ·供应链上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第45-46页
     ·道德风险对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危害第46页
     ·供应链上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第46页
   ·一个两阶段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第46-51页
     ·信息对称情况下的分析第48-49页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分析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6章 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供应链企业合作问题第53-61页
   ·我国企业供应链企业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53-55页
     ·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第53页
     ·企业间合作范围狭小第53-54页
     ·供应链合作关系不长第54页
     ·对代理人缺乏激励第54-55页
     ·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共享不充分第55页
   ·我国企业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5-56页
     ·主观方面的原因第55-56页
     ·客观方面的原因第56页
   ·我国供应链企业合作改进对策第56-61页
     ·转变企业经营观念第57页
     ·增进供应链成员间信任与合作第57-58页
     ·加强对代理人的激励第58-59页
     ·加快信息化建设第59页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第59-61页
结束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对台政策的特点及其对海峡两岸局势的影响
下一篇:eIF4E、C-erbB-2和FHIT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