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9页 |
·群体遗传学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几种常见的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 第11-13页 |
·蛋白质变异分析 | 第11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 第11-12页 |
·随机扩增多态DNA 分析(RAPD) | 第12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 | 第12页 |
·DNA 指纹分析(VNTRs) | 第12页 |
·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SSCP) | 第12-13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DNA 序列分析 | 第13页 |
·日本囊对虾概况 | 第13-14页 |
·日本囊对虾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征 | 第13-14页 |
·日本囊对虾的研究概况 | 第14页 |
·分子标记在对虾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8页 |
·系统进化 | 第14-15页 |
·遗传多样性与分化 | 第15-16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5-16页 |
·遗传分化 | 第16页 |
·遗传育种 | 第16-17页 |
·连锁图构建 | 第17页 |
·疾病诊断 | 第17-18页 |
·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学的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学的等位酶研究 | 第19-39页 |
·材料 | 第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验仪器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1页 |
·样品处理 | 第19页 |
·电泳方法 | 第19-20页 |
·数据统计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33页 |
·日本囊对虾等位酶的表达 | 第21-26页 |
·日本囊对虾不同群体的杂合性 | 第26-29页 |
·日本囊对虾遗传多样性 | 第29-31页 |
·日本囊对虾群体间遗传分化 | 第31-33页 |
·讨论 | 第33-38页 |
·日本囊对虾不同群体的杂合性 | 第33-34页 |
·日本囊对虾遗传多样性 | 第34-37页 |
·日本囊对虾群体间遗传分化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囊对虾群体遗传学的AFLP 研究 | 第39-50页 |
·材料 | 第39-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试验仪器 | 第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40页 |
·方法 | 第40-43页 |
·模板的制备 | 第40-41页 |
·DNA 提取和检测 | 第40-41页 |
·酶切与连接 | 第41页 |
·扩增 | 第41-42页 |
·预扩增 | 第41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41-42页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2页 |
·胶的制备及电泳 | 第42页 |
·银染 | 第42页 |
·数据统计 | 第42-43页 |
·结果 | 第43-47页 |
·日本囊对虾AFLP 扩增 | 第43-45页 |
·日本囊对虾遗传多样性 | 第45-46页 |
·日本囊对虾群体间遗传分化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日本囊对虾AFLP 扩增 | 第47页 |
·日本囊对虾遗传多样性 | 第47-48页 |
·日本囊对虾群体间遗传分化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