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黄河兰州段水体磷素(P)污染水平及其传输通量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黄河兰州市区段概况第10页
     ·地理位置和气候第10页
     ·黄河兰州市区段污染概况第10页
   ·水体磷(P)污染及危害第10-14页
     ·磷(P)的存在形式第11-12页
     ·磷的来源第12页
     ·磷污染的危害及标准第12-14页
   ·磷污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5页
   ·磷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国外对污染水体磷污染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对污染水体磷污染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水体P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第17-19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9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特色第19页
   ·本课题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6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监测断面的选取第20页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第20-22页
     ·样品的采集第20-21页
     ·样品的保存及其预处理第21页
     ·水质分析项目及方法第21-22页
   ·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第22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实验试剂第22页
   ·实验方法第22-23页
   ·测定方法第23页
     ·主要原理第23页
     ·测定波长的选择第23页
   ·分析方法第23-26页
     ·试剂配制第23-24页
     ·水样的预处理第24页
     ·总磷(TP)的分析方法第24-25页
     ·可溶性总磷酸盐的分析方法第25页
     ·可溶性正磷酸盐的分析方法第25-26页
第3章 实验结果讨论及分析第26-51页
   ·黄河水体基本参数分析第26-30页
     ·水体温度(℃)的变化特征第26-27页
     ·溶解氧(mg/l)的变化特征第27页
     ·pH值的变化特征第27-28页
     ·电导的变化特征第28页
     ·TDS的变化特征第28-29页
     ·黄河兰州段水体盐度的变化特征第29-30页
   ·黄河水体磷污染现状分析第30-43页
     ·总磷第30-35页
     ·可溶性总磷酸盐第35-38页
     ·可溶性正磷酸盐第38-42页
     ·黄河水体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第42-43页
   ·黄河水体不同形态磷的输送通量研究第43-46页
   ·黄河水体磷污染控制措施探讨第46-51页
     ·黄河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第46-48页
     ·黄河水体磷污染控制措施第48-51页
第4章 讨论与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立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绩效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