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4页 |
·瓜环的结构特征及性质 | 第7-8页 |
·瓜环的应用 | 第8-14页 |
·分子识别 | 第9页 |
·超分子组装与自组装 | 第9-10页 |
·分子包结 | 第10-11页 |
·超分子 | 第11-12页 |
·瓜环与树枝状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具有多作用位点的链状客体及树状化合物的合成 | 第14-34页 |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4-15页 |
·1,n亚烷基-二-2-甲基吡啶二溴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5-18页 |
·1,n-亚烷基二-[4-(3-环己烯基)吡啶]二溴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8-19页 |
·N,N'-二-1,2,3,4-四氢异喹啉亚烷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9-21页 |
·1,n-亚烷基-二-4,4'联吡啶丁烷溴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21-23页 |
·N,N'-二甲基-苯甲基-1,n二氨基烷烃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23-24页 |
·2,2-[3,3-二甲基联苯-4,4-二亚氨亚甲基]二吡啶盐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 第24-26页 |
·季戊四醇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26-34页 |
·(N1,N2),(N2,N3),(N1,N3)-三(苯亚甲基)-N-(苯亚甲基)-季戊四胺的合成及表征 | 第27-28页 |
·N,N1,N2,N3-四-水杨醛基-(N,N1),(N2,N3)-二-水杨醛基-季戊四乙二胺的合成及表征 | 第28-29页 |
·N,N1,N2,N3-四-水杨醛基-(N,N1),(N2,N3)-二-水杨醛基-季戊四乙二胺的合成 | 第29-31页 |
·2,2,2-三胺甲基-3-(4-吡啶甲酰基)丙烷和2,2,2-三溴-3-吡比啶基-丙烷的合成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七、八元瓜环与N,N'-二-1,2,3,4-四氢异喹啉亚烷基化合物的自组装模式 | 第3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4页 |
·客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页 |
·瓜环与Kn主客体相互作用~1H NMR的测定 | 第34-35页 |
·客体K2及Q[8]-K2晶体的制备及结构测定 | 第35页 |
·计算方法 | 第35页 |
·结果讨论 | 第35-43页 |
·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的~1H NMR分析 | 第35-41页 |
·客体K2以及Q[8]与K2相互作用的晶体结构 | 第41-42页 |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六元瓜环与1,n-亚烷基二-[4-(3-环己烯基)吡啶]二溴化物主客体作用实体结构研究 | 第45-5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5页 |
·客体X6,X8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页 |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45-46页 |
·Q[6]-X6,Q[6]-X8,TMeQ[6]-X6晶体的制备及结构测定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的~1H NMR分析 | 第46-48页 |
·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测试 | 第48-50页 |
·Q[6]、TMeQ[6]与X6、X8相互作用的晶体结构 | 第50-54页 |
·总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瓜环与1,n亚烷基-二-2-甲基吡啶二溴化合物主客体作用实体结构研究 | 第55-62页 |
·实验部分 | 第55页 |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5页 |
·客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页 |
·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瓜环与MCn系列客体相互作用的~1H NMR分析 | 第55-58页 |
·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58-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七、八元瓜环与N,N'-二甲基-苯甲基-1,n二氨基烷烃化合物主客体作用实体结构研究 | 第62-73页 |
·实验部分 | 第62页 |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2页 |
·客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62页 |
·待测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1页 |
·瓜环与Nn系列客体相互作用的~1H NMR分析 | 第62-67页 |
·瓜环与客体Nn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 | 第67-70页 |
·Q[8]与N12的晶体结构 | 第70-71页 |
·总结 | 第71-73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