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前言 | 第8-11页 |
| 一、史学“经世”的传统与白寿彝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经世”观 | 第11-17页 |
| (一) 中国古代史学“经世”的史学传统 | 第11-13页 |
| (二) 白寿彝先生对史学“经世”传统的新时代发扬 | 第13-17页 |
| 二、重视史家修养的史学传统与新时期史学创新精神的提出 | 第17-23页 |
| (一) “书法不隐”与“史才三长说” | 第17-18页 |
| (二)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创新说 | 第18-23页 |
| 三、中国古代求“通”的史学传统与白寿彝先生杰出的“通识”器局 | 第23-31页 |
| (一) 中国古代的“通史家风” | 第23-24页 |
| (二) 白寿彝先生杰出的“通识”器局 | 第24-31页 |
| 四、注重文字表述的史学传统与白寿彝先生的历史文学思想 | 第31-38页 |
| (一) 中国古代注重文字表述的史学传统 | 第31-32页 |
| (二) 白寿彝先生的历史文学思想 | 第32-38页 |
| 五、民族史撰述的史学传统与白寿彝先生的民族史史学理论 | 第38-49页 |
| (一) 中国古代民族史撰述的史学传统 | 第38-39页 |
| (二) 白寿彝先生的民族史史学理论 | 第39-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