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休闲性城市广场空间使用后评价(POE)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国外休闲性城市广场POE 研究状况 | 第18-20页 |
·国内休闲性城市广场POE 研究状况 | 第20页 |
·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POE 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 第24-36页 |
·POE 相关背景理论研究 | 第24-25页 |
·建成环境评价理论 | 第24页 |
·行为动机理论 | 第24-25页 |
·POE 方法研究 | 第25-34页 |
·POE 的概念与功能意义 | 第25-26页 |
·POE 的发展特点 | 第26-27页 |
·POE 的内容分类 | 第27-28页 |
·POE 的评价标准及评价因素集 | 第28-29页 |
·POE 评价的方法 | 第29-33页 |
·POE 评价的程序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3 西安休闲性城市广场POE 评价设计 | 第36-48页 |
·确定评价目标 | 第36页 |
·构建POE 评价方法模型 | 第36-37页 |
·POE 满意度评价设计 | 第37-38页 |
·问卷调查分析 | 第37-38页 |
·SD 量表分析 | 第38页 |
·建立POE 评价因素集 | 第38-45页 |
·评价因素集的制约因素 | 第38-39页 |
·构建评价因素集的方法 | 第39-40页 |
·评价因素集构建的理论层面 | 第40-41页 |
·评价因素集构建的因素层面 | 第41-44页 |
·西安休闲性城市广场POE 评价因素集 | 第44-45页 |
·POE 使用方式评价设计 | 第45-46页 |
·实态观察分析 | 第45-46页 |
·行为地图分析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4 西安休闲性广场POE 实例调研及评价 | 第48-84页 |
·新城广场 | 第48-57页 |
·新城广场概述 | 第48页 |
·问卷调查分析 | 第48-49页 |
·SD 量表分析 | 第49-50页 |
·实态观察分析 | 第50-53页 |
·行为地图分析 | 第53-56页 |
·新城广场小结 | 第56-57页 |
·钟鼓楼广场 | 第57-67页 |
·钟鼓楼广场概述 | 第57-58页 |
·问卷调查分析 | 第58-59页 |
·SD 量表分析 | 第59-60页 |
·实态观察分析 | 第60-63页 |
·行为地图分析 | 第63-66页 |
·钟鼓楼广场小结 | 第66-67页 |
·大雁塔北广场 | 第67-77页 |
·大雁塔北广场概述 | 第67-68页 |
·问卷调查分析 | 第68-69页 |
·SD 量表分析 | 第69-70页 |
·实态观察分析 | 第70-73页 |
·行为地图分析 | 第73-76页 |
·大雁塔北广场小结 | 第76-77页 |
·基于POE 评价的广场改造建议 | 第77-82页 |
·改善空间环境,提高生理舒适度 | 第77-79页 |
·促进人景互动,提高广场活力度 | 第79-80页 |
·促进公共交往,提高社会参与度 | 第80-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5 西安休闲性城市广场POE 评价指标体系 | 第84-92页 |
·西安休闲性城市广场POE 评价指标体系 | 第84-89页 |
·POE 评价因素集 | 第84页 |
·POE 评价指标赋值方法 | 第84-85页 |
·POE 评价因素权重计算 | 第85-88页 |
·POE 评价指标体系 | 第88-89页 |
·POE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及有效性校验 | 第89-90页 |
·POE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89-90页 |
·POE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校验 | 第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6 结论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4页 |
附录1 图表目录 | 第104-108页 |
附录2 西安城市广场POE评价调查问卷 | 第108-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