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葛降糖胶囊的成型工艺及药效学初步研究
缩略词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第一节 制剂组成药物的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1 葛根的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葛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 | 第9-10页 |
·葛根及其有效成分抗糖尿病药理作用研究 | 第10-11页 |
·葛根及其有效成分抗糖尿病临床实验研究 | 第11-12页 |
2 西洋参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西洋参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西洋参及其有效成分抗糖尿病药理作用研究 | 第13-14页 |
·西洋参及其有效成分抗糖尿病临床实验研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Ⅱ型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 中医学对Ⅱ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 第15-16页 |
2 中医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Ⅱ型糖尿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17-25页 |
1 现代医学对Ⅱ型糖尿病的病因研究 | 第17-18页 |
2 现代医学对Ⅱ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研究 | 第18-25页 |
·游离脂肪酸与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第18-20页 |
·肿瘤坏死因子-α与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第20-23页 |
·瘦素与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第23-25页 |
第四节 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25-29页 |
1 转基因IR动物模型 | 第26页 |
2 自发性IR动物模型 | 第26-28页 |
3 诱发性IR动物模型 | 第28-29页 |
·食物诱发性IR模型 | 第28页 |
·药物诱发性IR模型 | 第28-29页 |
·药物加食物诱发IR模型 | 第29页 |
第五节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参葛降糖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 第31-39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1页 |
2 成型工艺 | 第31-37页 |
·剂型的选择 | 第31页 |
·浸膏粉性能的考察 | 第31-33页 |
·辅料的选择 | 第33-35页 |
·润湿剂的考察 | 第35页 |
·胶囊内容物堆密度的测定及空囊壳的选择 | 第35页 |
·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 第35-37页 |
3 参葛降糖胶囊制备工艺 | 第37页 |
4 参葛降糖胶囊成品的一般检测 | 第37-39页 |
·水分的测定 | 第37-38页 |
·装量差异的测定 | 第38页 |
·崩解时限的测定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参葛降糖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第39-51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9页 |
2 薄层色谱鉴别 | 第39-40页 |
·葛根的薄层色谱鉴别 | 第39-40页 |
·西洋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 第40页 |
3 含量测定 | 第40-51页 |
·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 第40-45页 |
·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测定 | 第45-51页 |
第四章 参葛降糖胶囊药效学研究 | 第51-61页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1-5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3-61页 |
第五章 综合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附图 | 第71-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