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菜有效部位提取物缓释微丸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一 中药制剂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珍珠菜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三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四 设计思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第13-22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1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3-21页 |
·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第13-17页 |
·微丸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理化性质考察 | 第19-20页 |
·ZE4 初步稳定性试验 | 第20-21页 |
3 讨论 | 第21-22页 |
第二章 ZE4 的制备 | 第22-40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2页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第22-38页 |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回流提取的工艺优化 | 第23-26页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 第26-37页 |
·珍珠菜有效部位提取物工艺重现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ZE4 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 第40-4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0-4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1-46页 |
·K 氏液的配置 | 第41页 |
·肠循环液中酚红浓度测定 | 第41-42页 |
·肠循环液中芦丁浓度测定 | 第42-43页 |
·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 | 第43-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ZE4 素丸的制备 | 第47-57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4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7-56页 |
·制备工艺 | 第47-48页 |
·微丸粉体学性质的质量评价 | 第48-49页 |
·处方因素的考察 | 第49-51页 |
·工艺因素考察 | 第51-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ZE4 包衣缓释微丸的制备 | 第57-69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57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7-67页 |
·包衣工艺条件的考察 | 第57-59页 |
·包衣处方因素考察 | 第59-63页 |
·热处理温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63-64页 |
·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64-65页 |
·包衣重现性实验 | 第65页 |
·释药机制探讨 | 第65-66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第六章 ZE4 家犬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 | 第69-7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9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9-76页 |
·HPLC 法测定家犬血药浓度分析方法 | 第69-72页 |
·家犬体内药物动学研究 | 第72-74页 |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74-76页 |
3 讨论 | 第76-77页 |
全文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