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7-16页
   ·选题意义第7-8页
     ·现实意义第7-8页
     ·理论意义第8页
   ·文献综述第8-13页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第8-12页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第12-13页
   ·研究的假设与假说第13页
     ·研究假设第13页
     ·研究假说第13页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方法与程序第14-15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2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理论及启示第16-24页
   ·歧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7页
     ·歧视第16页
     ·就业歧视第16-17页
     ·就业性别歧视第17页
   ·信息经济学框架下的歧视理论第17-22页
     ·不考虑信息因素下的歧视理论第17-20页
     ·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歧视理论第20-22页
   ·理论启示第22-24页
3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基于对江浙沪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第24-29页
   ·对六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第24-26页
   ·在招聘会上的个人访谈第26-27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27-29页
4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第29-38页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第29-34页
     ·结婚、生育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成本第29-30页
     ·家务劳动使女性的预期劳动生产率低第30-31页
     ·对女性进行投资的预期收益不高第31页
     ·女性对工作条件要求较苛刻第31-32页
     ·女性雇员的福利成本较高第32页
     ·职业“隔离”造成的影响第32-34页
   ·歧视性雇主的福利模型分析第34-38页
     ·福利分析第34-37页
     ·小结第37-38页
5 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对策探讨第38-44页
   ·转变立法观念,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第38-39页
     ·转变立法观念,反歧视立法的重点应是引导而非强制第38页
     ·完善歧视相关法律的实施机制第38-39页
   ·发挥政府职能,降低使用女大学生劳动力的成本第39-40页
     ·生育成本社会化第39-40页
     ·税收调节第40页
     ·女性雇佣配额制第40页
   ·完善信息沟通渠道,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成本第40-41页
     ·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第41页
     ·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第41页
   ·自立自强,提高自身素质第41-44页
     ·必须调整心态,认真、正确地认识自我第41-42页
     ·女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差异化个体信息的关键所在第42-43页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与自主创业能力第43-44页
6 相关结论第44-45页
附录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养成
下一篇:NYD-SP12在精子顶体形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