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安排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框架安排 | 第15-16页 |
2. 公共应急管理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危机与公共危机 | 第16-19页 |
·危机 | 第16-17页 |
·公共危机 | 第17-19页 |
·公共应急管理 | 第19-20页 |
·应急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公共应急管理的概念 | 第20页 |
·公共应急管理的目的与功能 | 第20页 |
·公共应急管理能力 | 第20-23页 |
·公共应急管理能力的概念 | 第20-21页 |
·公共应急能力的内容 | 第21-23页 |
3 政府应急管理的比较研究 | 第23-30页 |
·政府应急管理比较研究 | 第23-27页 |
·澳大利亚政府应急管理模式 | 第23-25页 |
·英国的应急管理模式 | 第25-27页 |
·启示 | 第27-30页 |
·系统完备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 第27-28页 |
·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 第28页 |
·统一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 第28页 |
·严格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 第28-29页 |
·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 第29页 |
·制度化的科研、教育、培训 | 第29-30页 |
·注重民众危机意识建设 | 第30页 |
4. 新环境下我国的公共危机及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现状 | 第30-41页 |
·新环境下我国公共危机的特点 | 第30-32页 |
·我国公共应急管理所取得的成就与优劣势分析 | 第32-36页 |
·我国公共应急管理所取得的成就 | 第32-33页 |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优劣势分析 | 第33-36页 |
·新环境下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实例分析:“8.17”华源煤矿溃水事件 | 第36-41页 |
·“8.17”华源煤矿溃水事件回顾 | 第36-40页 |
·“8.17”溃水事件政府应急工作总结 | 第40-41页 |
5. 系统构建我国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模型及其说明 | 第41-48页 |
·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型框架及其说明 | 第42-48页 |
·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 第43页 |
·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 | 第43-44页 |
·进一步完善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 第44页 |
·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 第44-45页 |
·建立健全危机信息公开机制 | 第45页 |
·建立适应公共应急管理需要的政府-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 第45-46页 |
·以绩效为基础,建立全面应急管理机制 | 第46页 |
·建立适应政府应急管理需要的物资储备制度 | 第46-47页 |
·加强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 第47页 |
·促进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 | 第47-48页 |
小结及其他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