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0页 |
| ·论文背景 | 第7页 |
| ·论文结构 | 第7-8页 |
| ·论文成果 | 第8-9页 |
| ·术语和缩写说明 | 第9-10页 |
| 2 D-ALM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 第10-30页 |
| ·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 第10-11页 |
| ·证券市场基本理论 | 第11-15页 |
| ·资产组合理论和均值方差模型 | 第11页 |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单因素模型 | 第11-13页 |
| ·套利定价理论和多因素模型 | 第13页 |
| ·有效市场假说 | 第13-14页 |
| ·行为金融理论 | 第14-15页 |
| ·投资组合管理的策略选择 | 第15-19页 |
| ·指数化策略 | 第16-17页 |
| ·均值方差策略 | 第17-18页 |
| ·主动策略 | 第18页 |
| ·免疫策略 | 第18-19页 |
| ·动态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概述 | 第19-21页 |
| ·D-ALM模型中风险的度量及目标函数选择 | 第21-24页 |
| ·Von Neumann—Morgenstern理论 | 第22-23页 |
| ·古典效用函数 | 第23-24页 |
| ·生成元素模型 | 第24-28页 |
| ·随机因素的选择 | 第25-26页 |
| ·随机因素模型 | 第26-27页 |
| ·产生生成元素 | 第27-28页 |
| ·随机规划模型的求解 | 第28-30页 |
| 3 分段线性化方法的理论推导 | 第30-42页 |
| ·分段线性化的原理说明 | 第30-33页 |
| ·分段线性效用函数的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 ·线性规划框架下分段线性效用函数的实现 | 第31-33页 |
| ·分段线性效用函数的风险规避度量 | 第33-37页 |
| ·Arrow-Pratt风险规避度量 | 第33页 |
| ·分段线性效用函数的风险规避度量 | 第33-34页 |
| ·分段点的函数值 | 第34-36页 |
| ·风险规避系数的公式推导 | 第36-37页 |
| ·分段线性模型的隐含效用函数 | 第37-38页 |
| ·任意效用函数的分段线性化 | 第38-42页 |
| ·数值方法 | 第38-39页 |
| ·转化过程的理论推导 | 第39-40页 |
| ·分段线性化举例 | 第40-42页 |
| 4 分段线性D-ALM模型的一个实例 | 第42-50页 |
| ·模型背景 | 第42页 |
| ·符号说明 | 第42-44页 |
| ·下标说明 | 第42-43页 |
| ·参数 | 第43页 |
| ·变量 | 第43-44页 |
| ·目标函数 | 第44-47页 |
| ·约束条件 | 第47-49页 |
| ·模型的完整数学描述 | 第49-50页 |
| 5.对分段线性D-ALM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 第50-62页 |
| ·问题规模与运算时间 | 第50-53页 |
| ·线性规划算法讨论 | 第50-51页 |
| ·四种模型的运算时间比较 | 第51-53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53-58页 |
| ·生成元素规模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 ·节点结构对模型稳定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模型的风险—收益特征 | 第58-62页 |
| ·均值—方差 | 第58-60页 |
| ·资产配置 | 第60-62页 |
| 6.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63页 |
| 外文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详细摘要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