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8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构件技术和LINUX 上构件开发的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Linux 的跨平台共享库的构件开发技术 | 第10-11页 |
| ·XPCOM | 第11-12页 |
| ·CORBA | 第12-13页 |
| ·基于虚拟机平台的中间件技术 | 第13-17页 |
| ·论文结构的安排 | 第17-18页 |
| 第2章 LINUX 上加载运行COM 构件的关键技术 | 第18-29页 |
| ·COM | 第18-19页 |
| ·两种操作系统的差异性 | 第19-26页 |
| ·可执行文件分析:PE 和ELF | 第19-22页 |
| ·两种操作系统的进程/线程机制的差别 | 第22-23页 |
| ·进程的地址空间布局和创建过程 | 第23-26页 |
| ·WINE ——LINUX 上的WINDOWS 虚拟机项目 | 第26-29页 |
| ·WINE 的体系结构 | 第26-28页 |
| ·WINE Server 设计与功能的分析 | 第28-29页 |
| 第3章 LINUX 上COM 构件运行平台的设计 | 第29-45页 |
| ·构件运行平台的系统结构 | 第29-30页 |
| ·构件运行平台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 | 第30-45页 |
| ·操作系统兼容层的设计 | 第30-41页 |
| ·COM 机制支撑层的设计 | 第41-45页 |
| 第4章 LINUX 上COM 构件运行平台的实现 | 第45-72页 |
| ·PE 文件加载器的实现 | 第45-60页 |
| ·判断PE 文件的合法性 | 第45-46页 |
| ·映像文件的内存定位 | 第46-49页 |
| ·加载策略 | 第49-50页 |
| ·PE 文件段的加载举例及流程 | 第50-52页 |
| ·PE 文件的解析 | 第52-55页 |
| ·加载过程中的模块管理和地址空间管理 | 第55-60页 |
| ·COM 机制支撑层的实现 | 第60-72页 |
| ·Linux 上实现COM 的基础 | 第60-62页 |
| ·COM 库函数的实现 | 第62-67页 |
| ·在Linux 上实现ActiveX 机制的探索和研究 | 第67-72页 |
| 第5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