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循环与温度场数值模拟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 第13-20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3-16页 |
| ·地理位置 | 第13-14页 |
| ·地形地貌 | 第14页 |
| ·气象水文 | 第14-16页 |
|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16-20页 |
| 3 典型剖面研究 | 第20-31页 |
| ·剖面概况 | 第20-22页 |
| ·剖面选取 | 第20页 |
| ·剖面概况 | 第20-22页 |
| ·剖面概念模型 | 第22页 |
| ·剖面水流系统研究 | 第22-28页 |
| ·水流系统模拟 | 第23-24页 |
| ·地下水的循环比例 | 第24-28页 |
| ·剖面地下水年龄研究 | 第28-31页 |
| 4 剖面温度场模拟 | 第31-49页 |
| ·区域温度场特征 | 第31-37页 |
| ·地热形成的条件及大地热流 | 第31-32页 |
| ·区域地温场的分布 | 第32-35页 |
| ·地热资源概算 | 第35-37页 |
| ·温度场模拟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 ·热量运移的方式 | 第37页 |
| ·热运移方程 | 第37-38页 |
| ·常用的地热模拟软件及软件选择 | 第38-41页 |
|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 ·边界条件 | 第41页 |
| ·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 ·初始条件 | 第42-43页 |
| ·HST3D 修改 | 第43-44页 |
| ·模型校正及分析 | 第44-47页 |
| ·温度场模型校正 | 第44-46页 |
| ·温度场分析 | 第46-47页 |
| ·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7-49页 |
| 5 地下水系统特征 | 第49-53页 |
| ·地下水水动力场特征 | 第49-50页 |
| ·地下水年龄特征 | 第50页 |
| ·地下水温度特征 | 第50-51页 |
| ·地下水系统特征 | 第51-53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54-5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54页 |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个人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