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序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概论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8页 |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各国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律适用 | 第18-21页 |
一、美国"揭开法人面纱"制度 | 第18页 |
二、英国的"刺破公司面纱"制度 | 第18-19页 |
三、德国的"直索"制度 | 第19页 |
四、日本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现状研究 | 第21-31页 |
第一节 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现状 | 第21-27页 |
一、理论现状 | 第21-22页 |
二、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三、审判实务发展状况 | 第23-27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一、理论上的差距 | 第27-28页 |
二、公司立法之缺憾 | 第28-29页 |
三、程序保障之缺失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现状之多维度分析 | 第31-46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现状之历史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现状之社会学分析 | 第32-38页 |
一、司法机关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立法的反映 | 第32-33页 |
二、参与修订工作的专家观点 | 第33页 |
三、社会成员的认识 | 第33-38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现状之经济学分析 | 第38-41页 |
一、以成本理论分析制度现状 | 第38-39页 |
二、以风险理论分析制度现状 | 第39-40页 |
三、以效率理论分析制度现状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我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现状之法律分析 | 第41-46页 |
一、法的价值决定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方向 | 第41-43页 |
二、法的属性决定了滥用行为出现的可能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 | 第43-46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实施机制完善探讨 | 第46-57页 |
第一节 实体法律规定之完善探讨 | 第46-50页 |
一、主体要件 | 第46-47页 |
二、行为要件 | 第47-50页 |
三、结果要件 | 第50页 |
第二节 配套程序法律规定之完善设计建议 | 第50-57页 |
一、当事人的确定 | 第51-52页 |
二、管辖的确定 | 第52-53页 |
三、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之诉"的案由 | 第53页 |
四、举证责任分配 | 第53-54页 |
五、判决的效力 | 第54-55页 |
六、程序保障中应当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55页 |
七、小结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