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稻壳中提取木糖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17页 |
| ·木糖的来源、用途及市场状况 | 第8-12页 |
| ·木糖的定义 | 第8页 |
| ·木糖的来源 | 第8-9页 |
| ·木糖的用途 | 第9-10页 |
| ·木糖的市场状况 | 第10-12页 |
| ·木糖的生产技术及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 ·中和脱酸法 | 第12-13页 |
| ·离子交换脱酸法 | 第13页 |
| ·木糖制备的其它工艺 | 第13-14页 |
| ·木糖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14-16页 |
|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 2 实验原理 | 第17-20页 |
| ·半纤维素水解原理 | 第17页 |
| ·木糖及还原糖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 第17-20页 |
| ·木糖性质的测定原理 | 第17-18页 |
| ·还原糖含量测定的原理 | 第18页 |
| ·木糖的红外光谱检测 | 第18-19页 |
| ·木糖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第19-20页 |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0-29页 |
| ·木糖制备的方法路线 | 第20-2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操作步骤及工艺流程 | 第22-23页 |
| ·稻壳水解制备木糖 | 第23-26页 |
| ·不同水解条件制备还原糖 | 第23-25页 |
| ·不同水解条件制备木糖晶体 | 第25-26页 |
| ·木糖性质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 ·还原糖含量测定的实验 | 第27-29页 |
| ·试剂制备 | 第27页 |
|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 第27-28页 |
| ·样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 第28-29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29-43页 |
| ·木糖晶体的检测 | 第29-33页 |
| ·红外光谱 | 第29-31页 |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31-33页 |
| ·还原糖含量测定 | 第33页 |
| ·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3-37页 |
| ·液固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4页 |
| ·水解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 ·酸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木糖制备的最佳条件 | 第37-39页 |
| ·正交试验 | 第37-38页 |
| ·实验最佳条件 | 第38-39页 |
| ·产品的收率分析 | 第39页 |
| ·预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制备方法对实验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中和脱酸法与实验方法的区别 | 第40页 |
| ·离子交换脱酸法与实验方法的区别 | 第40-41页 |
| ·实验理论探讨 | 第41-43页 |
| ·半纤维素水解机理探讨 | 第41页 |
| ·稻壳加压水解动力学 | 第41-43页 |
| 5 木糖渣制备活性碳 | 第43-47页 |
| ·木糖渣处理 | 第43页 |
| ·活性碳制备原理 | 第43-44页 |
| ·活性碳制备的影响因素 | 第44-47页 |
| ·反应温度对活性碳收率和脱色力的影响 | 第44页 |
| ·磷酸浓度对活性碳收率和脱色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反应时间对活性碳收率和脱色力的影响 | 第45-4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 ·实验结论 | 第47页 |
| ·展望 | 第47-48页 |
| 致 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 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