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选题的应用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选题的技术背景 | 第12页 |
·MPL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MPLS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2 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 | 第17-29页 |
·引言 | 第17页 |
·MPLS技术原理概述 | 第17-18页 |
·MPLS网络的简单结构 | 第18页 |
·MPLS的主要体系结构 | 第18-27页 |
·MPLS的重要组件介绍 | 第18-19页 |
·MPLS的核心技术介绍 | 第19-27页 |
·MPLS的典型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MPLS的QoS保证机制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页 |
·QoS概述 | 第29-31页 |
·QoS的定义 | 第29-30页 |
·CoS概念介绍 | 第30-31页 |
·IP QoS的实现机制 | 第31-37页 |
·IntServ模型介绍 | 第31-33页 |
·DiffServ模型介绍 | 第33-37页 |
·MPLS中QoS的实现 | 第37-44页 |
·MPLS实现QoS的机制 | 第37-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4 MPLS流量工程 | 第45-52页 |
·引言 | 第45页 |
·流量工程(TE)概述 | 第45-46页 |
·TE中的性能指标 | 第45页 |
·流量中继 | 第45-46页 |
·基于MPLS的TE技术 | 第46页 |
·MPLS流量工程机制介绍 | 第46-47页 |
·MPLS流量工程基本结构 | 第47-50页 |
·报文转发组件 | 第48页 |
·信息发布组件 | 第48页 |
·路径选择组件 | 第48页 |
·信令协议组件 | 第48-50页 |
·MPLS流量工程的自愈恢复应用特性 | 第50-51页 |
·链路或节点保护技术 | 第50-51页 |
·路径保护技术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5 MPLS应用—MPLS VPN技术 | 第52-62页 |
·引言 | 第52页 |
·VPN概述 | 第52-54页 |
·VPN应满足的要求 | 第53页 |
·IP VPN简单模型 | 第53-54页 |
·利用隧道技术实现覆盖型VPN | 第54-56页 |
·第二层隧道协议 | 第54-55页 |
·第二层隧道协议的不足 | 第55页 |
·第三层隧道协议 | 第55-56页 |
·利用MPLS技术实现集成型VPN | 第56-61页 |
·MPLS VPN网络结构 | 第56-58页 |
·MPLS VPN实现原理 | 第58-60页 |
·MPLS VPN与传统IP VPN的比较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6 MPLS服务质量保证技术在甘肃铁通IP城域网建设中的应用构想 | 第62-79页 |
·引言 | 第62页 |
·概述 | 第62-63页 |
·IP宽带城域网的结构与MPLS VPN规划 | 第63-67页 |
·核心层设计 | 第63-64页 |
·汇聚层设计 | 第64-65页 |
·接入层设计 | 第65页 |
·路由组织规划 | 第65-66页 |
·MP-BGP的实现设想 | 第66-67页 |
·MPLS QoS应用 | 第67-73页 |
·IP宽带城域网的QoS模型 | 第68-69页 |
·IP宽带城域网QoS技术规划 | 第69-71页 |
·IP宽带城域网的QoS策略 | 第71-72页 |
·MPLS VPN的QoS保证 | 第72-73页 |
·MPLS QoS模拟实验 | 第73-76页 |
·实验说明 | 第73页 |
·实验步骤 | 第73-74页 |
·实验结果 | 第74-7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MPLS流量工程 | 第76-78页 |
·实施MPLS TE技术方案 | 第76-77页 |
·MPLS TE快速路由重组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7 结论 | 第79-83页 |
·主要工作 | 第79页 |
·全文总结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