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态 | 第17-32页 |
一、对象与方法 | 第17-22页 |
二、结果 | 第22-26页 |
三、讨论 | 第26-31页 |
四、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部分 中小学教师压力、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 第32-48页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33-36页 |
二、结果 | 第36-42页 |
三、讨论 | 第42-46页 |
四、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部分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压力、亚健康的关系 | 第48-60页 |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49-50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三、讨论 | 第57-59页 |
四、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部分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亚健康模式研究 | 第60-69页 |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60-62页 |
二、结果 | 第62-66页 |
三、讨论 | 第66-68页 |
四、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部分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 | 第69-75页 |
一、对象与方法 | 第69-70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三、讨论 | 第73-74页 |
四、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综述 | 第83-100页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