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 2 传统高等教育的特点 | 第24-29页 |
| ·鸦片战争前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 第24-25页 |
| ·传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 第25-29页 |
| 3 北京大学近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及分析 | 第29-43页 |
| ·京师同文馆的建立 | 第29-32页 |
| ·京师大学堂的初建 | 第32-37页 |
| ·民国以前的京师大学堂 | 第37-38页 |
|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的转变 | 第38-43页 |
| 4 清华大学近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及分析 | 第43-51页 |
| ·从留美预备学校到清华学堂的建立(1909 年-1911 年) | 第43-45页 |
| ·从清华学校至国立清华大学成立期(1911 年-1929 年) | 第45-48页 |
| ·清华大学(1928 年-1937 年) | 第48-51页 |
| 5 结论和启示 | 第51-58页 |
| ·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中影响人才培养目标演变的因素 | 第51-55页 |
| ·近代教育实践对当代人才培养的启示 | 第55-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