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风荷载与风致响应的分类 | 第9-10页 |
·桥梁风工程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悬索桥抗风研究的历程 | 第10-15页 |
·桥梁风毁事件的回顾(1818—1940年) | 第11页 |
·桥梁抗风基础理论的建立(1940—1980年) | 第11-13页 |
·现代桥梁抗风理论的发展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悬索桥综述 | 第16-37页 |
·悬索桥发展概况 | 第16-20页 |
·悬索桥的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世界悬索桥现状 | 第19页 |
·展望21世纪的新一代悬索桥 | 第19-20页 |
·悬索桥结构概况 | 第20-27页 |
·悬索桥的结构组成 | 第20-24页 |
·悬索桥的基本类型及适用范围 | 第24-26页 |
·悬索桥的总体设计中的主要参数 | 第26-27页 |
·悬索桥钢箱梁的横截面结构概况 | 第27-36页 |
·悬索桥钢箱梁常用截面形式 | 第27-30页 |
·悬索桥钢箱梁梁高 | 第30页 |
·悬索桥钢箱梁设计细节 | 第30-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桥梁模型的有限元法近似计算 | 第37-49页 |
·软件简介 | 第37页 |
·桥例简介 | 第37-39页 |
·桥位自然状况 | 第37-38页 |
·桥例结构情况 | 第38-39页 |
·计算简介 | 第39-42页 |
·计算流程 | 第39页 |
·参数设置及模型简化 | 第39-41页 |
·建模方法 | 第41页 |
·加载方法 | 第41-42页 |
·后处理 | 第42页 |
·计算结果 | 第42-48页 |
·变形情况 | 第42-43页 |
·位移情况 | 第43-45页 |
·由位移计算转角 | 第45页 |
·剪应力云图 | 第45-46页 |
·剪应力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应用拟余能原理计算桥梁的内力和变形 | 第49-74页 |
·应用拟余能原理计算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 第49-58页 |
·基本方程 | 第49-50页 |
·拟余能原理的推导 | 第50-51页 |
·推导拟余能原理的拟驻值条件 | 第51-54页 |
·算例 | 第54-58页 |
·应用拟余Hamilton原理计算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 第58-65页 |
·线性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 第58-59页 |
·拟余Hamilton原理 | 第59-61页 |
·拟余Hamilton原理的拟驻值条件 | 第61-63页 |
·算例 | 第63-65页 |
·应用弹性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余能原理计算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 第65-73页 |
·线性弹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的Laplace变式 | 第65-66页 |
·弹性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余能原理的推导 | 第66-68页 |
·弹性动力学初值问题的拟余能原理的拟驻值条件 | 第68-70页 |
·算例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