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25页 |
| ·白蜡属的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 | 第9-11页 |
| ·白蜡树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 ·水曲柳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 ·绒毛白蜡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 ·小叶白蜡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 ·静电场特性 | 第11-20页 |
| ·高压静电场生物效应 | 第12页 |
| ·高压静电生物效应产生机制 | 第12-14页 |
| ·高压静电场对遗传物质DNA的影响 | 第14页 |
| ·高压静电场对正、负离子的作用 | 第14-15页 |
| ·静电处理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15页 |
| ·静电场对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 | 第15-16页 |
| ·静电场对植物光合器官和功能的影响 | 第16页 |
| ·静电场对种子代谢水平的影响 | 第16页 |
| ·静电处理对种子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 ·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17页 |
| ·电磁生物效应的几个特点 | 第17-19页 |
| ·克服自交不亲和以及促进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花粉生命力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 ·差异显示技术及其优点 | 第21-24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5-43页 |
| ·试验材料 | 第25-30页 |
| ·试验材料的来源 | 第25页 |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25-26页 |
| ·所用溶液及配制 | 第26-30页 |
| ·试验方法 | 第30-43页 |
| ·测定适宜的白蜡属树种花粉培养基及雌花培养液的作用 | 第30页 |
| ·测定花粉生命力的株间差异 | 第30-31页 |
| ·不同保存方法对花粉生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 ·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 | 第31页 |
| ·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对白蜡属种间杂交的促进作用 | 第31页 |
| ·杂交后代生长性状分析 | 第31页 |
| ·苗木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和速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 ·花粉RNA的提取 | 第32-34页 |
| ·RNA质量的检测 | 第34页 |
| ·总RNA的酚仿抽提纯化处理 | 第34页 |
| ·总RNA的去除DNA纯化处理和RNA浓度的测定 | 第34-35页 |
| ·逆转录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差异片段 | 第36-38页 |
| ·差异片段的回收及第二次PCR扩增 | 第38页 |
| ·差异片段的克隆 | 第38-41页 |
| ·差异序列的Reverse Northern斑点杂交 | 第41-42页 |
| ·克隆片段的序列测定 | 第42页 |
| ·差异片段的碱基序列与网上序列同源性比较 | 第42-43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64页 |
| ·白蜡属树种花粉生命力研究 | 第43-47页 |
| ·白蜡属树种适宜花粉萌发培养基确定以及雌花培养液的作用 | 第43-44页 |
| ·白蜡属花粉生命力的株间差异 | 第44页 |
| ·不同保存方法对水曲柳花粉生命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水曲柳花粉生命力的影响 | 第45-47页 |
| ·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对白蜡属种间杂交及F1性状影响 | 第47-49页 |
| ·白蜡属种间杂交 | 第47-48页 |
| ·杂交后代生长性状分析 | 第48-49页 |
| ·苗木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测定 | 第49页 |
| ·杂交苗光合速率的测定 | 第49页 |
| ·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促进白蜡属种间杂交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49-61页 |
| ·总RNA的制备 | 第49-50页 |
| ·RNA的纯化以及去除DNA处理 | 第50页 |
| ·逆转录体系的建立 | 第50页 |
| ·mRNA差异条带的显示 | 第50-51页 |
| ·回收条带后进行的二次PCR扩增 | 第51-52页 |
| ·DNA重组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 第52页 |
| ·重组质粒的PCR检测鉴定结果 | 第52页 |
| ·Reverse Northern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 第52-53页 |
| ·阳性重组体的测序及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53-61页 |
| ·讨论 | 第61-64页 |
| ·关于花粉的萌发和保存 | 第61页 |
| ·高压静电场处理提高花粉萌发率和促进种间杂交机理初探 | 第61-62页 |
| ·高压静电场处理白蜡花粉对水曲柳种间杂种F1苗期生长影响 | 第62-63页 |
| ·关于白蜡属树木花粉RNA的提取方法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