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M的软件质量度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 第15-24页 |
·CMM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CMM的成熟度等级 | 第17-18页 |
·CMM的KRA分析 | 第18-22页 |
·可重复级 | 第19-20页 |
·已定义级 | 第20-21页 |
·已管理级 | 第21页 |
·优化级 | 第21-22页 |
·CMM的用途和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CMM的优缺点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软件质量度量理论基础 | 第24-39页 |
·软件质量 | 第24-25页 |
·软件质量概念 | 第24-25页 |
·软件质量评价体系 | 第25页 |
·软件度量 | 第25-28页 |
·软件度量概念 | 第25-26页 |
·软件度量的分类 | 第26-27页 |
·软件度量框架 | 第27-28页 |
·软件质量度量方法学 | 第28-31页 |
·制定度量计划 | 第28页 |
·采集度量数据 | 第28-30页 |
·实施度量过程 | 第30页 |
·分析度量结果 | 第30-31页 |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 第31-38页 |
·Boehm模型 | 第31-32页 |
·McCall模型 | 第32-34页 |
·ISO/IEC9126模型 | 第34-36页 |
·ISO/IEC9126改进模型 | 第36页 |
·改进的四层模型 | 第36-37页 |
·已有模型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改进 | 第39-60页 |
·改进的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 第39-41页 |
·确定软件质量外部特性 | 第41-42页 |
·确定可度量的设计属性 | 第42-45页 |
·确定度量元 | 第45-55页 |
·耦合性 | 第47-49页 |
·内聚性 | 第49-50页 |
·继承性 | 第50-52页 |
·复杂度 | 第52-53页 |
·规模性 | 第53-54页 |
·信息隐藏 | 第54-55页 |
·多态 | 第55页 |
·制定度量标准 | 第55-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的应用 | 第60-72页 |
·软件度量工具 | 第60-62页 |
·对象特性分析 | 第62-63页 |
·对象特性集与度量指标集存储设计 | 第63-64页 |
·软件质量定量计算 | 第64-66页 |
·对象特性集获取和度量元的计算 | 第64-65页 |
·质量度量的定量计算 | 第65-66页 |
·数据实验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