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61页 |
第一节 溶胶-凝胶技术 | 第9-22页 |
·溶胶-凝胶法的过程 | 第10-14页 |
·反应参数的影响 | 第14-15页 |
·非硅溶胶-凝胶材料 | 第15-16页 |
·溶胶-凝胶材料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第16-22页 |
·碳陶瓷复合材料电极(本体修饰电极) | 第17-18页 |
·溶胶-凝胶薄膜修饰电极 | 第18-22页 |
第二节 纳米材料 | 第22-34页 |
·纳米材料简介 | 第22-23页 |
·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3-24页 |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24-25页 |
·纳米粒子多层膜的组装 | 第25-29页 |
·纳米粒子多层膜的应用 | 第29-34页 |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多层膜 | 第34-38页 |
·表面活性剂分子 | 第34-35页 |
·表面活性剂膜 | 第35-38页 |
·表面活性剂多层模板 | 第38页 |
第四节 本文的整体构思及研究内容 | 第38-41页 |
·本文构思 | 第38-39页 |
·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61页 |
第二章 PVP-Os 包埋在二氧化钛凝胶膜中制备亚硝酸根传感器 | 第61-75页 |
·引言 | 第6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试剂 | 第62页 |
·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 第62页 |
·PVP-Os/二氧化钛溶胶-凝胶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63-64页 |
·PVP-Os/TiO_2 Sol-Gel/GCE 的电化学行为 | 第64-65页 |
·PVP-Os/TiO_2 Sol-Gel/GCE 对亚硝酸根的电催化还原 | 第65-70页 |
·PVP-Os/TiO_2 Sol-Gel/GCE 的稳定性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三章 二氧化钛凝胶膜固定钴取代的钴钨杂多酸制备电化学传感器 | 第75-93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试剂 | 第76-77页 |
·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 第77页 |
·CoW_(11)Co/PVP/TiO_2 Sol-Gel/GCE 的制备 | 第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8页 |
·CoW_(11)Co 在pH 1.0 Na_2SO_4-H_2SO_4 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77-78页 |
·CoW_(11)Co/PVP/TiO_2 Sol-Gel/GCE 的电化学行为和稳定性 | 第78-82页 |
·CoW_(11)Co/PVP/TiO_2 Sol-Gel/GCE 的电催化活性 | 第82-87页 |
·CoW_(11)Co/PVP/TiO_2 Sol-Gel/GCE 对溴酸根和碘酸根的电催化还原 | 第82-87页 |
·CoW_(11)Co/PVP/TiO_2 Sol-Gel/GCE 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 | 第87页 |
·CoW_(11)Co/PVP/TiO_2 Sol-Gel/GCE 的稳定性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四章 金纳米粒子促进的肌红蛋白直接电化学及电催化研究 | 第93-113页 |
·引言 | 第93-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97页 |
·试剂 | 第95-96页 |
·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 第96页 |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96-97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8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97-98页 |
·Mb 的直接电化学 | 第98-103页 |
·Mb/AuNP/TiO_2 sol–gel GCE 对 TCA 的电催化还原 | 第103-107页 |
·TCA 传感器的稳定性,重现性及选择性 | 第107-108页 |
·结论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第五章 基于表面活性剂多层模板的金纳米粒子多层膜的构筑表征和应用 | 第113-129页 |
·引言 | 第113-114页 |
·实验部分 | 第114-115页 |
·试剂 | 第114页 |
·基底处理 | 第114页 |
·DDAB 模板及金纳米粒子多层膜的制备 | 第114-115页 |
·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 | 第11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4页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115-117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117-118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118-120页 |
·循环伏安(CV) | 第120-122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
第六章 银纳米粒子多层膜的制备及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 第129-143页 |
·引言 | 第129-130页 |
·实验部分 | 第130-132页 |
·试剂 | 第130-131页 |
·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131页 |
·纳米银胶的制备 | 第131-132页 |
·DDAB 模板和银纳米粒子多层膜的制备 | 第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2-139页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132-133页 |
·循环伏安 | 第133-134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134-135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135-136页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第136-139页 |
·结论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作者简历 | 第144-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5-147页 |
摘要 | 第147-150页 |
Abstract | 第150-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