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8-9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区域金融合作的理论分析 | 第11-16页 |
·区域金融理论概述 | 第11-12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定义及特征 | 第12页 |
·区域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第12-13页 |
·区域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合作 | 第12-13页 |
·区域金融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13页 |
·实现区域金融合作的条件分析 | 第13-16页 |
·经济条件 | 第14页 |
·金融条件 | 第14-15页 |
·制度条件 | 第15-16页 |
3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条件分析 | 第16-26页 |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基础 | 第16-18页 |
·国民经济 | 第16-17页 |
·产业发展 | 第17-18页 |
·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 | 第18-22页 |
·金融业实力 | 第18-19页 |
·金融业特色 | 第19-22页 |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开展情况 | 第22-26页 |
·商业银行、货币市场业务 | 第22-23页 |
·证券、期货、产权业务 | 第23-25页 |
·央行金融职能 | 第25-26页 |
4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制约因素 | 第26-35页 |
·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 第26-27页 |
·长三角地区金融联系程度不平衡 | 第27-31页 |
·金融联系程度和金融综合竞争力 | 第27页 |
·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金融综合竞争力的计量分析 | 第28-29页 |
·分析结果的修正和意义 | 第29-31页 |
·制约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条件 | 第31-35页 |
·行政区划设置带来资源流动壁垒 | 第32页 |
·央行金融监管设置带来融资成本增加 | 第32-33页 |
·地方对金融监管的干预形成银政壁垒 | 第33-35页 |
5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设计 | 第35-48页 |
·金融合作与金融共生 | 第35-36页 |
·区域金融合作的共生模型分析 | 第36-39页 |
·结合谈判理论的共生能量分配 | 第39-44页 |
·区域金融共生单元谈判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证明谈判唯一理性解 | 第40-41页 |
·对谈判的进一步分析 | 第41-44页 |
·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构建 | 第44-48页 |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 | 第45-46页 |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信息共享机制 | 第46-48页 |
6 实现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建议措施 | 第48-51页 |
·明确定位,建设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区域金融中心 | 第48-49页 |
·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整合区域内的金融资源 | 第49-51页 |
7 结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