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一般理论与方法论文--大气遥感论文--红外大气遥感论文

高光谱分辨率红外遥感大气温湿度廓线反演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致谢第9-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3页
   ·科学问题第15-18页
   ·大气遥感及反演历史回顾第18-29页
     ·高光谱分辨率大气红外探测研究进展概览第20-26页
       ·AQUA卫星及AIRS仪器简介第20-22页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大气温、湿度廓线反演研究进展概览第22-25页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大气成分反演研究进展概览第25-26页
     ·物理反演算法理论研究进展第26-29页
   ·本文主要内容概览第29-35页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第35-43页
第二章 高光谱数据预处理第43-59页
   ·主成分分析PCA第43-51页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第43-51页
   ·独立分量分析ICA第51-55页
     ·独立分量分析的标准数学模型第51-52页
     ·ICA的目标函数第52-54页
     ·优化算法第54-55页
   ·PCA与ICA的关系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第57-59页
第三章 大气辐射传递及反问题第59-79页
   ·大气辐射传递方程第59-63页
   ·大气辐射传递快速模式第63-73页
     ·纵坐标离散化第64-65页
     ·大气辐射传递方程参数化第65-66页
     ·单色透过率的计算第66-67页
     ·快速透过率算法第67-71页
     ·微波辐射快速透过率算法第71-73页
   ·大气辐射传递的反问题第73-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第77-79页
第四章 非线性最优化大气廓线反演第79-98页
   ·最优化理论框架第79-82页
   ·大气廓线反演的目标函数第82-85页
   ·大气廓线反演的最优化策略第85-95页
     ·一维搜索(LineSearchMethod)第87-88页
     ·最速下降法(SteepestDecentMethod)第88页
     ·牛顿法(Newton'sMethod)第88-91页
     ·阻尼牛顿法(DampedNewton'sMethod)第91-92页
     ·Levenberg-Marquardt方法第92-94页
     ·信赖域方法(TrustRegionMethod)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第96-98页
第五章 初始廓线与先验信息第98-120页
   ·获得初始廓线方法Ⅰ:特征向量反演方法第98-100页
     ·统计回归模型Ⅰ第98-100页
   直接回归模型:第98-99页
   直接回归模型另一种形式第99页
   特征向量回归模型第99-100页
     ·统计回归模型Ⅱ第100页
   ·主分量分析反演算法原理第100-102页
   ·主分量分析反演算法演算步骤第102-103页
   ·获得初始廓线方法Ⅱ:神经网络方法第103-107页
     ·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第103-105页
     ·神经网络反演方法第105-107页
   ·误差协方差矩阵第107-108页
     ·观测噪声协方差矩阵第107-108页
     ·温度和水汽误差协方差矩阵第108页
   ·Jacobians矩阵第108-111页
   ·云的处理方法第111-115页
     ·云检测(Cloud Detection)第112-113页
     ·晴空订正(Cloud-Clearing)第113-115页
       ·利用AMSU辅助的晴空订正方法第113-114页
       ·利用MODIS辅助的晴空订正方法第114-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第116-120页
第六章 反演试验与应用第120-178页
   ·试验Ⅰ:反演误差敏感性试验第120-136页
     ·试验目的与试验数据第120-121页
     ·试验方法、结果及分析第121-129页
       ·光谱覆盖敏感性试验第121-123页
       ·通道覆盖敏感性试验第123-126页
       ·微波通道对红外通道的补充作用第126-127页
       ·非卫星观测因子第127-129页
     ·神经网络反演试验第129-135页
   试验设计第129-132页
   神经网络反演试验的结论与分析第132-135页
     ·试验Ⅰ小结第135-136页
   ·试验Ⅱ:FY-3号工程应用——通道宽度与通道数量最低限度要求第136-140页
     ·不同宽度的卷积通道第137-138页
     ·减少通道数量第138-140页
     ·试验Ⅱ小结第140页
   ·试验Ⅲ:气象应用——大气环境参数与大气稳定度计算与分析第140-176页
     ·天气过程第141-143页
     ·资料第143-144页
     ·反演方法第144-146页
     ·计算物理量场分析第146-174页
   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第147-150页
   对流抑制能量(Convective Inhibition,GIN)第150-153页
   K指数(K index,K)第153-156页
   沙氏指数(Showalter Index,SI)第156-158页
   抬升指数(Lifted Index,LI)第158-161页
   全总指数(Total Totals Index,TT)第161-164页
   湿球温度零度层高度(Wet Bulb Zero Height,WBZH)第164-166页
   温度露点差(the temperature-dew point depression)第166-168页
   气柱总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PW)第168-171页
   LSI指数(Cap/Lid Strength Index,LSI)第171-174页
     ·试验Ⅲ小结第174-176页
 本章小结第176页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第176-17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78-181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79-180页
 博士论文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列表第180页
 博士论文期间主持或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列表第180-181页
附录A 数学第181-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VC报警系统及其算法研究
下一篇:杀虫剂对褐飞虱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