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13页 |
·超细(纳米)三氧化钨的制备 | 第12页 |
·过氧钨酸(盐)化合物的制备 | 第12-13页 |
·WO_x/M_xO_y系列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第13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13-14页 |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13-14页 |
·催化剂的酸性表征 | 第14页 |
·催化剂的氧化性能表征 | 第14页 |
·钨催化剂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 第14-19页 |
·酸催化性能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氧化催化性能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钨催化剂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展望 | 第19-20页 |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26页 |
·实验所用药品 | 第21-22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测试设备 | 第22-23页 |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 第23-26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3-24页 |
·煅烧样的IR谱图 | 第24页 |
·WO_3粉体形貌和结论 | 第24-25页 |
·钨酸铵催化剂 | 第25-26页 |
第3章 己二酸的合成研究综述 | 第26-34页 |
·概述 | 第26-3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7-2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8-34页 |
第4章 己二酸的合成研究实验 | 第34-47页 |
·己二酸的合成实验装置图 | 第34页 |
·实验Ⅰ:WO_3催化H_2O_2氧化环己醇 | 第34-39页 |
·己二酸的合成 | 第34-35页 |
·产物分析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36页 |
·H_2O_2和WO_3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8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第38-39页 |
·实验Ⅱ:(NH_4)_5[H_2(WO_4)_6]·H_2O催化H_2O_2氧化环己醇 | 第39-42页 |
·己二酸的合成 | 第39页 |
·产物分析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反应温度和H_2O_2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钨酸铵的用量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第41-42页 |
·实验Ⅲ:(NH_4)_5[H_2(WO_4)_6]·H_2O催化H_2O_2氧化环己酮 | 第42-45页 |
·己二酸的合成 | 第42页 |
·产物分析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反应温度和H_2O_2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钨酸铵的用量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第43-45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 | 第45页 |
·实验I,II,III结论 | 第45-47页 |
第5章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研究 | 第47-58页 |
·概述 | 第47-50页 |
·酯化反应研究现状 | 第47页 |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 第47页 |
·SO_4~(2-)/M_nO_m型超强酸 | 第47-48页 |
·沸石超强酸催化剂 | 第48页 |
·杂多酸催化剂 | 第48页 |
·乙酸正丁酯催化合成的研究现状 | 第48-49页 |
·固体超强酸催化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仪器设备 | 第50页 |
·产率计算 | 第50-51页 |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醇酸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5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3-55页 |
·WO_3含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Hammett指示剂测试酸强度 | 第57页 |
·实验结论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