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服务运营开放系统及其不确定性 | 第18-26页 |
·服务运营开放系统 | 第18-20页 |
·服务运营开放系统的不确定性 | 第20-26页 |
·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 | 第20-21页 |
·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 | 第21-22页 |
·服务传递过程的不确定性 | 第22页 |
·服务质量评价的不确定性 | 第22-25页 |
·服务员工绩效的不确定性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服务运营开放系统的服务企业柔性营销模式 | 第26-31页 |
·服务企业柔性营销的内涵及特征 | 第26-28页 |
·服务企业柔性营销的内涵 | 第26-27页 |
·服务企业柔性营销的特征 | 第27-28页 |
·基于服务运营开放系统的服务企业柔性营销模式 | 第28-31页 |
第4章 服务企业柔性营销模式的动态适应能力及其构建 | 第31-37页 |
·动态适应能力及其构成 | 第31-32页 |
·动态适应能力的内涵 | 第31页 |
·动态适应能力的构成 | 第31-32页 |
·动态适应能力的构建 | 第32-37页 |
·动态调整战略定位的能力 | 第32-33页 |
·动态调整竞争战略的能力 | 第33-35页 |
·动态调整竞争规则的能力 | 第35-37页 |
第5章 服务企业柔性营销模式的动态回应能力及其构建 | 第37-44页 |
·动态回应能力及其构成 | 第37-38页 |
·动态回应能力的内涵 | 第37页 |
·动态回应能力的构成 | 第37-38页 |
·动态回应能力的构建 | 第38-44页 |
·动态顾客关系管理能力 | 第38-40页 |
·动态服务过程管理能力 | 第40-41页 |
·动态顾客认知风险管理能力 | 第41-42页 |
·动态服务员工管理能力 | 第42-44页 |
第6章 服务企业柔性营销模式的动态整合能力及其构建 | 第44-49页 |
·动态整合能力及其构成 | 第44-46页 |
·动态整合能力的内涵 | 第44页 |
·动态整合能力的构成 | 第44-46页 |
·动态整合能力的构建 | 第46-49页 |
·动态各要素的内部整合能力 | 第46页 |
·动态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整合能力 | 第46-47页 |
·动态外部战略整合能力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4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0-51页 |
3. 论文研究的不足 | 第51-52页 |
4. 未来研究展望 | 第52页 |
5. 结束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