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需求的构件适用性评价模型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2-13页 |
| ·论文内容和组织 | 第13-14页 |
| 第2章 软件构件及相关技术 | 第14-29页 |
| ·构件的基本概念 | 第14-18页 |
| ·构件的发展阶段 | 第14-15页 |
| ·构件的定义 | 第15页 |
| ·构件的特点 | 第15-17页 |
| ·软件构件的分类 | 第17-18页 |
| ·当前主流构件规范简介 | 第18-20页 |
| ·CORBA | 第18-19页 |
| ·EJB | 第19-20页 |
| ·COM/DCOM | 第20页 |
| ·本体及本体描述语言 | 第20-25页 |
| ·本体 | 第20-22页 |
| ·本体描述语言OWL | 第22-25页 |
| ·自然语言处理 | 第25-29页 |
| ·语法分析 | 第26页 |
| ·语料库 | 第26-27页 |
| ·WordNet和同义词词林 | 第27-29页 |
| 第3章 构件选择的原则和理论模型 | 第29-31页 |
| ·构件选择的原则 | 第29页 |
| ·构件选择理论模型 | 第29-31页 |
| 第4章 需求描述的结构化 | 第31-43页 |
| ·自然语言在需求描述中的特征 | 第31-32页 |
| ·汉语的特征 | 第31页 |
| ·采用汉语描述带来的困难 | 第31-32页 |
| ·系统开发中对自然语言的限制 | 第32-33页 |
| ·采用结构化输入对需求在层次结构上进行限制 | 第32页 |
| ·在需求描述的语法上进行限制 | 第32-33页 |
| ·在需求描述的用词上进行限制 | 第33页 |
| ·从需求描述中识别概念构件 | 第33-43页 |
| ·需求描述的方式 | 第34-36页 |
| ·概念构件的描述方式 | 第36-40页 |
| ·需求描述到概念构件的转换 | 第40-43页 |
| 第5章 构件评价模型 | 第43-62页 |
| ·构件中功能描述属性的语义匹配 | 第43-47页 |
| ·分词及词性标注 | 第43-44页 |
| ·句法分析和句子相似度匹配 | 第44-47页 |
| ·构件中接口属性的语义匹配 | 第47-51页 |
| ·接口名之间的语义匹配 | 第47-48页 |
| ·接口参数之间的语义匹配 | 第48-51页 |
| ·接口相似度 | 第51页 |
| ·构件属性中布尔型参数的匹配 | 第51-52页 |
| ·构件属性中集合型参数的匹配 | 第52页 |
| ·构件评价模型的问题描述 | 第52-62页 |
| ·单构件评价与选择问题 | 第53-60页 |
| ·多构件评价与选择问题 | 第60-62页 |
| 第6章 面向需求的构件评价模型的实现 | 第62-97页 |
| ·面向需求的构件评价模型的整体框架 | 第62页 |
| ·数据层的实现 | 第62-74页 |
| ·需求库的构建 | 第62-66页 |
| ·同义词库构建 | 第66页 |
| ·带标语料库的构建 | 第66-69页 |
| ·构件库的构建 | 第69-74页 |
| ·知识库的构建 | 第74页 |
| ·逻辑层的实现 | 第74-89页 |
| ·分词和词性标注部分的实现 | 第74-76页 |
| ·构件功能描述部分相似度算法的实现 | 第76-79页 |
| ·接口相似度的实现 | 第79-80页 |
| ·单构件相似度算法的实现 | 第80-85页 |
| ·多构件匹配算法的实现 | 第85-89页 |
| ·模型测试 | 第89-97页 |
| ·系统需求 | 第89-92页 |
| ·识别概念构件 | 第92-94页 |
| ·检索构件形成构件选择域 | 第94-96页 |
| ·整体优化得到结果 | 第96-97页 |
| 结论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