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电子签名基本理论 | 第8-22页 |
·传统签名与电子签名的基本含义和区别 | 第8-14页 |
·传统签名的概念 | 第8-9页 |
·电子签名的概念 | 第9-13页 |
·传统签名与电子签名的区别 | 第13-14页 |
·电子签名存在的合理性 | 第14-15页 |
·电子签名的积极作用 | 第14页 |
·电子签名的发展、使用情况 | 第14-15页 |
·电子签名的机制及技术实现 | 第15-17页 |
·电子签名的实现算法机制 | 第15-16页 |
·电子签名的实现—电子认证的机制 | 第16-17页 |
·法律要求 | 第17-19页 |
·电子签名的确定 | 第17-18页 |
·电子签名的条件 | 第18页 |
·电子签名的归属推定 | 第18-19页 |
·电子签名的法律功能和效力 | 第19-22页 |
·电子签名的法律功能 | 第19-20页 |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 第20-22页 |
2 国外相关立法以及相关国际法 | 第22-32页 |
·《电子商务示范法》以及《电子签名统一规则》的法律规定 | 第22-26页 |
·《电子商务示范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22-26页 |
·《电子签名统一规则》的内容及特点 | 第26页 |
·其他国家相关法律 | 第26-32页 |
3 我国现行电子签名法的规定 | 第32-39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适用范围 | 第32-34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立法原则 | 第34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法律责任 | 第34-39页 |
4 完善我国电子签名以及相应的电子信息制度 | 第39-50页 |
·我国法律规定本身的缺陷 | 第39-43页 |
·如何认定可靠电子签名的问题 | 第39-40页 |
·电子签名延伸出的第三方认证服务的问题 | 第40-42页 |
·电子签名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问题 | 第42页 |
·境外电子认证服务认可的问题 | 第42-43页 |
·实践操作中的障碍 | 第43-45页 |
·法律缺陷造成的实践障碍 | 第43-44页 |
·社会认知程度障碍 | 第44-45页 |
·增强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 | 第45-47页 |
·加强相关行为的监督管理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