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4-28页 |
1 禽白血病病毒的基本概况 | 第14-15页 |
2 ALV-J 的分子病毒学特性 | 第15-16页 |
3 ALV-J 的致病性及其免疫抑制作用 | 第16-19页 |
·ALV-J 的致病性 | 第16-17页 |
·ALV-J 的致肿瘤机制 | 第17-18页 |
·ALV-J 的免疫抑制作用 | 第18-19页 |
4 ALV-J 的诊断 | 第19-22页 |
·剖检变化 | 第19-20页 |
·ALV-J 的流行病学 | 第20页 |
·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20-21页 |
·ALV-J 特异性片段的PCR 扩增 | 第21页 |
·ALV-J 的ELISA 检测 | 第21-22页 |
5 ALV-J 囊膜糖蛋白基因的变异 | 第22页 |
6 免疫选择压对病毒演化的影响 | 第22-25页 |
7 克隆化病毒在研究病毒演化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8 ALV-J 的控制与消灭 | 第26页 |
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10 附图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69页 |
试验一 黄羽肉鸡J 亚群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和分子进化分析 | 第28-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 第28页 |
·病料来源 | 第28页 |
·单克隆抗体 | 第28-29页 |
·二抗 | 第29页 |
·引物 | 第29页 |
·阳性对照ALV-J 病毒 | 第29页 |
·病毒分离鉴定 | 第29-32页 |
·env 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第32-35页 |
·致病性试验 | 第35-36页 |
2 结果 | 第36-44页 |
·IFA 检测结果 | 第36页 |
·PCR 扩增结果 | 第36页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36页 |
·ALV-J 的gp85 基因和3′Ter 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致病性试验结果 | 第37-44页 |
3 讨论 | 第44-49页 |
试验二 抗体免疫选择压作用下鸡J 亚群白血病病毒gp85 基因的变异 | 第49-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6页 |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制备 | 第49页 |
·病毒 | 第49页 |
·单克隆抗体 | 第49页 |
·二抗 | 第49-50页 |
·引物 | 第50页 |
·单因子血清的制备及其效价的测定 | 第50-51页 |
·单因子血清中ALV-J 病毒的检测 | 第51页 |
·ALV-J 单因子血清的病毒中和试验 | 第51页 |
·病毒的连续传代 | 第51-52页 |
·传代病毒env 基因的扩增、克隆与测序 | 第52-56页 |
2 结果 | 第56-66页 |
·病毒单因子血清的效价 | 第56-57页 |
·单因子血清中ALV-J 病毒的检测 | 第57页 |
·培养基中不完全抑制ALV-J 复制的最适血清浓度的确定 | 第57页 |
·传代病毒env 基因PCR 扩增结果 | 第57页 |
·传代病毒env 基因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结果 | 第57-60页 |
·ALV-J 野毒HN0001 株连续传代病毒gp85 基因的变异 | 第60页 |
·ALV-J 克隆毒cNX0101 株连续传代病毒gp85 基因的变异 | 第60页 |
·gp85 及其高变区上NS 与S 的比值 | 第60-61页 |
·病毒不同传代系列高变区上重复变异位点的规律 | 第61-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