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5页 |
| ·连续刚构桥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 ·连续刚构桥的沿革 | 第10页 |
| ·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 第10-11页 |
| ·连续刚构桥的历史和现状 | 第11-12页 |
| ·桥梁施工控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施工控制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内容及监测系统的建立 | 第15-29页 |
| ·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15-17页 |
| ·几何(变形)控制 | 第15页 |
| ·应力控制 | 第15-16页 |
| ·稳定控制 | 第16页 |
| ·安全控制 | 第16-17页 |
| ·施工控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 ·结构参数 | 第17-18页 |
| ·施工工艺 | 第18页 |
| ·施工监测 | 第18页 |
| ·结构计算分析模型 | 第18页 |
| ·温度变化 | 第18-19页 |
| ·材料收缩、徐变 | 第19页 |
| ·施工管理 | 第19页 |
| ·施工控制工作流程 | 第19页 |
| ·施工控制监测系统 | 第19-25页 |
| ·高程观测 | 第21-23页 |
| ·温度量测 | 第23-24页 |
| ·应力观测 | 第24-25页 |
| ·参数识别与调整 | 第25-29页 |
| ·与时间相关的参数 | 第25页 |
| ·材料特性参数 | 第25-26页 |
| ·荷载参数 | 第26-28页 |
| ·施工进度误差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连续刚构施工控制结构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 ·施工控制结构计算方法概述 | 第29-30页 |
| ·前进分析法和倒退分析法应用的比较 | 第30-33页 |
| ·前进分析法的特点 | 第30-31页 |
| ·倒退分析法的特点 | 第31-33页 |
| ·关于前进分析法和倒退分析法联合应用的问题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施工误差调整理论与方法 | 第35-41页 |
| ·前言 | 第35-36页 |
| ·设计参数的识别和调整 | 第36-38页 |
| ·卡尔曼(kalman)滤波法 | 第38-39页 |
| ·灰色理论预测法 | 第39页 |
| ·卡尔曼滤波法与灰色理论预测法的比较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青海积石峡连续刚构施工控制分析 | 第41-79页 |
| ·工程简介 | 第41-43页 |
| ·箱梁预拱度指令和线形控制 | 第43-45页 |
| ·箱梁施工预拱 | 第43页 |
| ·预拱的预测和调整 | 第43页 |
| ·箱梁线形控制程序 | 第43-44页 |
| ·箱梁线形测量 | 第44-45页 |
| ·墩顶测量和基准点的设立 | 第44页 |
| ·主梁挠度的观测 | 第44-45页 |
| ·主梁顶面高程的测量 | 第45页 |
| ·同跨两边对称截面相对高差的直接测量 | 第45页 |
| ·精度控制 | 第45-46页 |
| ·混凝土结构应变测量 | 第46-49页 |
| ·传感器选择 | 第46-47页 |
| ·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47-48页 |
| ·钢弦应变计埋设 | 第48页 |
| ·箱梁结构应变、应力测量 | 第48-49页 |
| ·施工控制计算 | 第49-52页 |
| ·计算模型 | 第49页 |
| ·计算参数 | 第49-51页 |
| ·计算结果 | 第51-52页 |
| ·实桥线形控制结果 | 第52-67页 |
| ·标高施工控制 | 第52-67页 |
| ·合拢情况 | 第67页 |
| ·实测应力与计算应力 | 第67-79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