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蜂窝视频编码与传输中的容错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英文缩略语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9页
   ·引言第14-15页
   ·视频压缩的原理和标准发展第15-18页
     ·视频压缩的基本原理第15-16页
     ·视频压缩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发展历史第16-18页
   ·无线视频编码与传输中的容错技术第18-23页
     ·压缩域容错技术第19-21页
     ·传输域容错技术第21-23页
   ·蜂窝视频通信的主要挑战与研究方向第23-29页
     ·蜂窝视频的应用场景第23-24页
     ·蜂窝视频的相关协议第24-25页
     ·蜂窝视频通信的主要挑战第25-27页
     ·无线视频高效编码与鲁棒传输的研究方向第27-29页
   ·本文内容安排和研究成果第29-33页
 参考文献第33-39页
第二章 基于跨层技术的蜂窝视频容错性编码第39-72页
   ·蜂窝无线信道模型及其突发错误特性第40-43页
     ·蜂窝网络的无线信道模型第40-42页
     ·无线信道的突发错误特性第42-43页
   ·跨层反馈架构与链路层重传第43-46页
     ·跨层技术及相关工作第43-44页
     ·蜂窝视频的成帧策略第44-46页
   ·基于跨层丢帧的蜂窝视频容错编码第46-56页
     ·基于视频代理的跨层反馈第46-47页
     ·射频链路层的不对等重传第47-49页
     ·编码器的跨层丢帧第49-54页
     ·仿真结果第54-56页
   ·上行蜂窝网络中基于跨层反馈的容错视频编码第56-68页
     ·基于参考帧选择的容错视频编码第56-57页
     ·蜂窝网络上行信道上的视频传输第57-59页
     ·推荐方案第59-63页
     ·仿真结果第63-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第三章 GOP 级传输失真估计建模第72-92页
   ·引言第72-74页
   ·相关技术回顾第74-79页
     ·用于不对等保护的传输失真估计第74-75页
     ·帧间错误传播第75-76页
     ·利用GOP 级失真进行不对等重要性判决第76-79页
   ·GOP 级传输失真的递推计算第79-83页
     ·建立运动矢量映射表第79-81页
     ·瞬时传输失真ITD 的递推计算第81-82页
     ·复杂性分析第82-83页
   ·低复杂度的GOP 级传输失真估计建模第83-86页
     ·整帧丢失错误传播的特性第83-85页
     ·复杂度分析第85-86页
   ·仿真结果第86-90页
   ·本章小结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第四章 失真最小的视频片组划分第92-110页
   ·相关技术回顾第93-100页
     ·片(Slice)结构与灵活宏块排序(FMO)第93-96页
     ·基于FMO 的不对等错误保护(UEP)第96-99页
     ·基于RS 码的FEC 跨包保护第99-100页
   ·基于最优宏块分配比例的视频片组划分第100-103页
     ·跨包FEC 保护能力第101页
     ·最优的片组间宏块分配比例第101-103页
   ·失真最小的视频片组划分实现第103-105页
   ·仿真结果第10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第五章 基于蜂窝网络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及其容错策略设计第110-130页
   ·引言第110-112页
   ·系统简介第112-113页
   ·系统设计第113-117页
     ·CDMA 视音频编码器第113-115页
     ·基于PC 的中心服务器第115-116页
     ·CDMA 视音频解码器第116-117页
   ·信道自适应的容错设计第117-126页
     ·基于反馈的信道带宽检测第118-119页
     ·改进的AIMD 拥塞控制策略第119-124页
     ·基于编码器和缓存的两级码率控制第124-126页
   ·测试与结果第126-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0-133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130-131页
   ·下一步的工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及录用的论文第134页
目前以第一作者已投(在审阅中)的论文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视频编码器的设计
下一篇:水分亏缺条件下作物需水量的计算及地下水补给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