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房地产经济论文

我国新城建设中地产运营模式的探索--熟地开发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新城建设与地产运营模式的理论概述第12-17页
   ·新城的缘起与定义第12-13页
   ·国际新城的发展阶段及经验总结第13-15页
     ·第一代国际新城的建设及经验总结第13-14页
     ·第二代和第三代国际新城的建设经验第14-15页
   ·新城建设的根基——地产运营第15页
   ·我国新城地产运营模式探索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5-17页
     ·理论意义第15-16页
     ·实践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国际新城建设中的地产运营模式研究第17-22页
   ·典型国家新城地产运营模式比较研究第17-19页
     ·英国的新城地产运营模式第17页
     ·法国的新城地产运营模式第17-18页
     ·日本的新城地产运营模式第18页
     ·国际新城地产运营模式的经验总结第18-19页
   ·我国新城建设中典型地产运营模式的分析第19-22页
     ·浦东新区:专门化机构 + 土地运作第19页
     ·京津新城: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新城开发模式第19-20页
     ·上海新江湾城:熟地开发模式第20-22页
第三章 我国土地开发模式的变迁与“地产运营”时代的来临第22-27页
   ·新中国土地使用模式的演变历程第22-23页
     ·改革开放以前的土地使用制度第22页
     ·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使用情况第22-23页
   ·我国旧有土地开发模式的不足第23-25页
     ·房、地不分导致开发周期长、高成本第23-24页
     ·城市建设规划控制较弱和“拔葱式”开发第24页
     ·城市土地利用的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第24页
     ·长期的“圈地运动”引发诸多弊端第24-25页
     ·难以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链第25页
   ·地产运营时代的到来第25-27页
     ·产业链分工化的必然要求——房、地运营分离第25-26页
     ·房、地运营分离的优点第26-27页
第四章 我国新城地产运营模式的探索——熟地开发第27-56页
   ·熟地与熟地开发的概念第27-30页
     ·什么是熟地第27-28页
     ·什么是熟地开发第28页
     ·“熟地开发”将成为我国未来新城建设中的主流地产运营模式第28-30页
   ·熟地开发的前提——土地储备第30-32页
     ·土地储备的定义第30页
     ·土地储备的运作模式第30-32页
   ·熟地开发的指导思想第32-36页
     ·以土地开发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第32-33页
     ·生地开发方式向熟地开发方式转变第33页
     ·房、地分离的运营模式第33页
     ·集约型开发取代粗放型开发第33-34页
     ·兼顾当前和未来需求第34页
     ·保持“流”(政府—企业—市场)的通畅第34-36页
   ·熟地开发的操作环境第36-40页
     ·政府授权市场运作第36-37页
     ·地产运营商条件第37-38页
     ·制度与法律环境第38-39页
     ·利益分配机制第39-40页
   ·投融资模式的探索第40-43页
     ·传统投融资模式的弊端第40页
     ·新城熟地开发投融资模式探索第40-43页
   ·熟地开发的环节第43-49页
     ·规划布局——体现宏观环境的发展要求第43-44页
     ·土地开发阶段——由“生”变“熟”第44-46页
     ·功能开发阶段第46-48页
     ·形态开发阶段第48-49页
   ·熟地的推广与招商第49-51页
     ·熟地的推广第49-50页
     ·招商——熟地出让第50-51页
   ·二级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第51-53页
     ·规划控制第51-52页
     ·推广控制第52页
     ·开发控制第52-53页
   ·新城熟地开发的优势及其现已取得的明显成效第53-56页
     ·熟地开发的优势第53页
     ·新城熟地开发模式取得的成效第53-5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后记第61-64页
读研期间的主要学术科研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盛唐时期的沐浴文化及其身体观研究
下一篇:X字型舵鱼雷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