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半夏减毒增效配伍规律研究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半夏的基原、炮制及毒效阐发 | 第10-13页 |
| 1 半夏的出处、基原 | 第10页 |
| ·半夏的出处 | 第10页 |
| ·半夏的基原 | 第10页 |
| 2 半夏的产地、品质、加工与炮制 | 第10-11页 |
| ·产地 | 第10页 |
| ·品质 | 第10页 |
| ·加工 | 第10-11页 |
| ·炮制 | 第11页 |
| ·贮藏 | 第11页 |
| 3 功效主治 | 第11页 |
| 4 毒性及禁忌 | 第11-13页 |
| ·毒性 | 第11-12页 |
| ·使用禁忌 | 第12-13页 |
| 第二部分 半夏组方配伍应用的理论研究 | 第13-37页 |
| 1 半夏古代组方配伍应用的研究 | 第13-26页 |
| ·秦汉时期 | 第13-15页 |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15-16页 |
| ·隋唐时期 | 第16-17页 |
| ·宋金元时期 | 第17-19页 |
| ·明朝时期 | 第19-22页 |
| ·清朝时期 | 第22-26页 |
| 2 半夏近现代组方配伍应用的研究 | 第26-37页 |
| ·现代半夏临床应用近况 | 第26-33页 |
| ·半夏现代研究概况 | 第33-37页 |
| 第三部分 半夏方药分析数据库配伍应用规律研究 | 第37-57页 |
| 1 数据库构建方法 | 第37-40页 |
| ·构建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 第37页 |
| ·制定数据采集规范 | 第37-39页 |
|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 ·分析研究内容 | 第40页 |
| 2 基于数据库统计分析的半夏配伍应用规律研究 | 第40-57页 |
| ·数据库所收录的半夏方剂配伍药物的分布情况 | 第40-45页 |
| ·因子分析结果 | 第45-57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57-69页 |
| 1 配伍减毒 | 第57-59页 |
| ·以甘缓毒 | 第57-58页 |
| ·以润制燥 | 第58页 |
| ·以寒制热 | 第58-59页 |
| ·相杀制毒 | 第59页 |
| 2 配伍增效 | 第59-69页 |
| ·同类相从 | 第59-62页 |
| ·异类相使 | 第62-65页 |
| ·相反相成 | 第65-69页 |
| 结语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发表论文 | 第75-86页 |
| 详细摘要 | 第86-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