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特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价值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行政合同特权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3-18页 |
·行政合同特权的法理基础 | 第13-14页 |
·行政合同特权的定义 | 第14页 |
·行政合同特权的内容 | 第14-16页 |
·我国行政合同特权行使主体的界定 | 第16页 |
·行政合同特权与民事合同抗辩权的区别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境外行政合同特权模式 | 第18-27页 |
·英国标准条款模式 | 第18-19页 |
·美国特许权模式 | 第19-21页 |
·法国、葡萄牙普适性模式 | 第21-23页 |
·德国控权式特别权利模式 | 第23-24页 |
·台湾地区的折衷模式 | 第24-25页 |
·对境外行政合同特权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合同特权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剖析 | 第27-37页 |
·我国行政合同特权制度的现状 | 第27-28页 |
·我国行政合同特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我国行政合同特权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第五章 我国行政合同特权制度的建构设想 | 第37-49页 |
·可资借鉴的行政合同特权模式 | 第37-38页 |
·界定行政合同特权的行使主体及条件 | 第38页 |
·完善对行政合同特权的程序控制 | 第38-41页 |
·将行政合同的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 第41页 |
·明确规定相对人的权利 | 第41-42页 |
·监督管理程序 | 第42页 |
·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42-47页 |
·立法模式建议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