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Internet互联网的现状 | 第10-13页 |
·当前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 第13-14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MPLS与IP QoS研究 | 第16-30页 |
·引言 | 第16页 |
·IP QoS的定义 | 第16-17页 |
·IP QoS服务模型 | 第17-20页 |
·IntServ服务模型 | 第18-19页 |
·DiffServ服务模型 | 第19-20页 |
·MPLS概述 | 第20-24页 |
·MPLS产生的背景 | 第20-21页 |
·MPLS体系结构 | 第21-23页 |
·DiffServ over MPLS的实现 | 第23-24页 |
·MPLS技术的优点 | 第24页 |
·MPLS的QoS技术 | 第24-28页 |
·流量工程 | 第24-26页 |
·负载均衡 | 第26-27页 |
·约束路由 | 第27页 |
·故障恢复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 | 第30-42页 |
·引言 | 第30页 |
·现有路由算法的局限性 | 第30-31页 |
·最小干扰路由算法 | 第31-33页 |
·算法思想 | 第31-32页 |
·算法模型 | 第32-33页 |
·最小干扰路由算法的局限性 | 第33-34页 |
·几种改进的最小干扰路由算法 | 第34-35页 |
·一种新的最小干扰路由算法(MIRA-N) | 第35-38页 |
·链路权值的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算法流程 | 第36-38页 |
·仿真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四章 MPLS故障恢复 | 第42-60页 |
·引言 | 第42页 |
·MPLS的故障恢复机制 | 第42-49页 |
·相关名词介绍 | 第42-44页 |
·MPLS故障恢复机制分类 | 第44-47页 |
·目前的故障恢复机制的研究方向 | 第47-49页 |
·一种基于基本回路的MPLS网络重路由故障恢复机制(FC-R) | 第49-55页 |
·一种新的备用路径计算方法 | 第50-53页 |
·基于基本回路的重路由故障恢复机制FC-R | 第53-55页 |
·算法分析与仿真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及进一步讨论 | 第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0-62页 |
·本文总结 | 第60-61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1-62页 |
缩略语表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录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页 |